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同熏蒸方式对连作桃园土壤的影响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9浏览:2958下载122次收藏

高志远,杨淑娜,王朝丽,王智豪,奚昕琰,何 娟,贾惠娟,*

(1.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杭州市临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000)

桃是浙江省的主栽果树之一,种植面积达4万hm。研究表明,桃树连作后存在连作障碍,会出现新植幼苗生长受阻、树势衰老快速、果实品质不良等问题,严重制约桃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酶活性下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下降。土壤消毒改良是缓解土壤连作障碍的重要手段。姜伟涛等、王晓芳分别使用棉隆和万寿菊秸秆在盆栽条件下对平邑甜茶连作土壤进行熏蒸,有效改良了土壤环境,并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提升;安娜等研究发现,禽畜肥熏蒸可以提升土壤n、p、k等速效养分含量,并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上述研究证实,化学熏蒸剂和生物熏蒸剂对土壤连作障碍有缓解作用。但是,类似研究多见于保护地或盆栽条件下进行,欠缺大田试验的报道,且不同消毒熏蒸方式的处理效果也缺乏系统对比,在桃树上的类似研究更少。为此,本研究特在大田条件下,以桃园为材料,分别采用生物熏蒸和化学熏蒸方法开展土壤消毒改良试验,以期筛选出适用于老龄桃园土壤改良的消毒材料,以缓解桃树连作障碍,促进浙江省桃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园地

试验于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位于浙江桃主产区之一的杭州市余杭区的某桃园(30°41′n,119°89′e)进行,该桃园已连作10 a以上。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 ℃,年平均降水量1 150~1 550 mm。

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于翻耕后的桃园随机选取3个占地面积1 334 m的长方形地块进行试验。试验地块呈南北向平行分布。

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t1,以茭白秸秆为材料进行生物熏蒸;t2,以鸡粪砻糠为材料进行生物熏蒸,t3,以棉隆为材料进行化学熏蒸。其中,茭白秸秆、鸡粪砻糠购自杭州张堰农业有限公司,棉隆购自浙江省台州市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过程:将原有试验地的老龄桃树刨除,用旋耕机深度翻耕,挑除残留树根、石块。按试验设计将相应的材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茭白秸秆和鸡粪砻糠的用量均为6 kg·m,棉隆用量为60 g·m。材料撒施后,旋耕混匀,用水浇透,覆盖薄膜,密封消毒50 d(2020年10月12日—12月2日)。

1.3 测定方法

于处理前、后分别采集一次土壤样品。去除0~5 cm的表土,多点法采集深度为10~30 cm的土壤样品,拣除杂物后混匀,并分为2部分:一部分,用冰袋低温运输,用于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测定;一部分,立即用干冰运输,保存于-80 ℃,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检测。

分别参照nt/t 1121.6—2006、ny/t 53—1987、ny/t 1121.7—2014、ny/t 889—2004、ny/t 1121.13—2006、ny/t 1121.13—2006、hj 802—2016和ny/t 1377—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和土壤电导率、ph值。

使用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土壤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方法,测定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

土壤真菌与细菌群落多样性检测,委托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illumina miseq平台上完成,所用引物分别为its1f/its2r和338f/806r。

1.4 数据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数据在美吉生物云平台(https://www.i-sanger.com)上分析。

其他数据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上进行整理,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1.1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各处理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优势真菌门类,二者的相对丰度合计占土壤真菌群落的80%以上(表1)。与处理前相比,t2、t3处理后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

不同熏蒸方式对连作桃园土壤的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