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满:无私情怀系太行(上)
7月的太行山苍翠如黛,巍然矗立。在太行深处的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中心小学的操场上,矗立着一方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录着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组织带领群众捐资助学建校兴业的事迹。 这位时常被崔河村的父老乡亲饱含深情念叨着的老军人,就是被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原吉林省四平军分区政委、退休已8年的崔晓满。他以自己的倾力实践,把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深深镌刻在巍巍太行山上。
为了崔河村的明天
“老政委呀,你要不想个办法,咱村的学校可就要撤并了,娃娃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到别村去上学了。”2001年3月,崔晓满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探望老母亲,却听到这样一个坏消息。
他没想到,村小学校竟然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校不得不搬到村委会的旧仓库,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透风漏雨的屋里上课。
崔晓满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开始琢磨:要为这儿的孩子们建所新学校。可是,钱在哪儿呢?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还欠债累累,而建小学至少得28万元。
一连几天几夜的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终于形成了一个捐资建校的思路。崔晓满起草了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
“咱先捐出3万元吧。”崔晓满和老伴儿商量,老伴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知道后,委屈地对崔晓满说:“您为别人的孩子建学校,可我到现在还没房子,您咋就不想想我们呢?”
“
为了崔河村的明天
“老政委呀,你要不想个办法,咱村的学校可就要撤并了,娃娃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到别村去上学了。”2001年3月,崔晓满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探望老母亲,却听到这样一个坏消息。
他没想到,村小学校竟然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校不得不搬到村委会的旧仓库,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透风漏雨的屋里上课。
崔晓满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开始琢磨:要为这儿的孩子们建所新学校。可是,钱在哪儿呢?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还欠债累累,而建小学至少得28万元。
一连几天几夜的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终于形成了一个捐资建校的思路。崔晓满起草了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
“咱先捐出3万元吧。”崔晓满和老伴儿商量,老伴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知道后,委屈地对崔晓满说:“您为别人的孩子建学校,可我到现在还没房子,您咋就不想想我们呢?”
“
崔晓满:无私情怀系太行(上)
点击下载
上一篇:铁骨丹心写忠诚下一篇:崔晓满:铿锵誓言永不忘(下)
本文2005-10-24 09:43:00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10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