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692下载253次收藏

王萍 王巧燕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内科護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56-01

引言:心内科疾病种类多样,发病原因复杂,病情发展速度快,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本次研究对心内科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6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对照组心内科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年龄≥32岁,≤71岁,平均年龄(43.69±3.25)岁,患者男女比例(22:16)例;观察组心内科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措施,患者年龄≥33岁,≤72岁,平均年龄(44.69±3.42)岁,患者男女比例(21:1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心内科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心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实施如下:(1)科室护士长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注意观察科室患者疾病特点、护理工作状况以及护理人员工作状态等,增加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充分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依据科室住院人流量,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休息时间,留给护理人员一定的学习时间,每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2)护理人员需要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患者入院前、入院时以及入院后,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情绪状况,如果发现患者具有不良情绪,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主动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对患者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此外,还需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合理控制病室温度、湿度,避免温度过低、过高,引起患者静脉痉挛、消化道不适。在对患者进行每项护理操作时,均需要向患者说明操作意义、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内科患者观察指标为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表示本次研究计数资料,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使用(%)来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