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357下载287次收藏

田媛 阿依帕夏·麦麦提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55-01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脊损伤病患的生活质量偏低。泌尿系统并发症为造成脊柱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针对于此类病患泌尿系统并发症护理水平偏低。患者发生脊髓损伤之后常见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为排尿异常。倘若未能及时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处理,极有可能引致其膀胱输尿管反流,进而引发诸如肾功能衰竭、肾积水等等疾病。有文献表明,针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讲,为其开展间歇性导尿能够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应用了间歇性导尿康复护理。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來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患者符合卫计委最新颁布的关于此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

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现按照就诊次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各62例。

对照组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均值为46.36±2.65岁。脊髓损伤水平:重度4例、中度34例、轻度24例。

观察组内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均值为47.35±2.78岁。脊髓损伤水平:重度6例、中度40例、轻度16例。

经对比证实,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对象: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先天性尿道畸形者、前列腺异常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疾患。

1.2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常规留置导尿管,同时接受传统护理干预。

观察组受试者接受间歇性导尿联合康复护理,具体情况为:

(1)间歇导尿前相关护理

院内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宣教工作。为其阐述脊髓损伤以后神经源性膀胱有关知识和相关并发症。让病患方能够了解开展这些导尿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以及过程等等。避免发生污染。告知患者配合操作的重要性。

(2)间歇性导尿过程中康复护理

结合受试者实际情况,决定导尿的次数以及时间。在通常情况下应当4h导尿1次,每次导尿量应当以300-400ml为适合,最高不超过500ml。并且值得说明的是,受试者膀胱内压应当在40em水柱以下。若其残余尿量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