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讨亲情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077下载203次收藏

杨国珊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亲情式护理模式;护理效果;并发症;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45-0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为一种感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是因为霉菌、衣原体、细菌、病毒所导致,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口吐泡沫等,但是肺部存在不是特别明显的体征,然而该病容易使患儿出现自身意志障碍,严重影响其身体发育,同时患病后感染情况极易出现,进而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对其生命安全存在不利影响,所以,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需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促进其快速康复。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亲情式护理模式在该类患儿护理中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选取我科室收治的9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日龄2-29天,平均日龄(16.01±2.31)天;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日龄3-28天,平均日龄(17.12±3.01)天,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式护理,包括:

1.2.1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多同患儿接触,采取合理的肢体接触,使其感受到关爱,并密切关注其健康情况,合理进行环境护理,因其身体发育未完善,所以,若出现炎症,则会减少其呼吸换气的面积,因此护理人员要确保其氧气充足供应,同时重视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菌在空气中数量,也要观察患儿情况,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尽可能保证其舒适度最强,而评价其舒适度的标准为提问、肤色、哭闹等情况作为标准,也要时刻关心患儿。

1.2.2体温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体温随时监测,若患儿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首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室内温度合理降低、患儿身体使用温水擦拭等,保证温柔的动作,避免弄疼患儿。也可将温水袋置于患儿肢体两侧,温度为50度左右,防止烫伤患儿,间隔3h更换一次。若物理降温效果无效,护理人员可遵医嘱为患儿实施药物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也要及时更换其潮湿的衣物。

1.2.3呼吸道护理

给予患儿机械能雾化吸入,即地塞米松药物,可实现对气道进行湿润的作用,便于患儿将痰液排除,解决其支气管痉挛的表现。完成雾化后,护理人员需对其后背轻轻拍打,防止肺不张情况出现,并且保证轻柔的动作,重视其耐受度。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脱水、肺不张、痰液窒息。

②临床症状:血气正常、体温恢复、啰音消失、痰量减少。

③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痰液窒息、肺不张、脱水发生率用(%)和x2检验,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用(x±s)和t检验,p

探讨亲情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