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的护理干预分析
方闪闪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43-01
在新生儿在出生后,就具备一定疼痛感知能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要提供给高危新生儿生命支持,经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重症患儿的死亡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治疗以及护理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致痛性操作,而导致患儿疼痛,而低新生儿配合程度,影响患儿的治疗和护理。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诊的80例患儿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女38例、男42例。0-2个月,均值1.16月。两组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疼痛护理为主,即:(1)密切监护患儿,当其有疼痛症状出现时,就要积极探查疼痛的诱发原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2)提高护理人员的新生儿疼痛防护意识。(3)强化重症监护室的巡视,给予患儿适当的拥抱、抚触等肢体接触,利于迷走神经张力改变、β-内啡肽释放,充分发挥5-羟色胺作用,充分满足患儿情感上需求,抚慰患儿身心。(4)体位护理,适时调整患儿的体位,使其处于舒适体位。护理人员两手分别在患儿头部、双脚放置,使患儿成屈曲体位,能降低致痛性操作产生的疼痛。鸟巢式体位包裹可提高患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5)重症监护室硬件设备改进,按需调整光线,如有必要可通过播放轻音乐来安抚出现疼痛的患儿。(6)对于疼痛症状较轻的患儿来说,适度母乳喂养,充分满足其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患儿产生愉快感、安全感,使疼痛阈值提高。
1.3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的重症监护时间、疼痛控制时间。疼痛控制效果,无效:患儿有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出现,致使后续重症监护治疗不能正常进行;有效:患儿对致痛性操作产生轻微的应激反应,但是对相关操作以及后续重症护理、治疗不产生影响;显效:患儿未出现应激性反应,未影响到重症监护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经(%)体现,x2检验,计量资料经(x±s)体现,t检验,统计学差异经p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疼痛的护理干预分析
本文2022-10-31 18:30:33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7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