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心梗溶栓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847下载201次收藏

王芹 王俊

【关键词】急性心梗;溶栓治疗;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08-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斑块破裂导致的血凝块堵塞动脉引发的心肌缺氧或者缺血性疾病。疾病发作时,会出现休克、猝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大,且会出现各种溶栓并发症。为此,需要对ami患者病情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给予预防性护理,提高患者溶栓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本课题对56例患者实施分组对比,研究预见性护理对ami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急性心梗溶栓患者均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入院诊治。患者经影像学诊断及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确诊为ami。随机分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2-75岁,均值(60.15±4.11歲;对比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0-76岁,均值(60.49±3.77)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随即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并确定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标准。溶栓前,患者嚼服波立维以及阿司匹林各300mg。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尿激酶衍生物溶栓,静脉滴注剂量为18mg,与生理盐水100ml充分混合,在半小时内滴完。溶栓治疗完成后,再皮下注射5000u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每天2次,分别于8点和20点注射。共治疗7天。

1.2.1对比组

对比组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溶栓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1)溶栓护理。为患者建立双静脉通路,在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静脉滴注速度。并每隔15分钟对患者进行胸痛评估,连续2h监测,观察患者病情缓解情况。防止患者出现溶栓意外。(2)生命体征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及血压检测,防止出现心率、血压等异常变化。根据患者心梗的位置,为其设置心率报警器。准备好除颤仪以及心脏起搏器等急救设备以及急救药物。溶栓完成后,注意关注患者血压以及心率变化,防止疾病复发。(3)观察溶栓效果。对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冠脉再通以及心肌再灌注后,可于溶栓前后3h内进行各6次12导联心电图监测。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4)并发症预防。溶栓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为了防止出血,需要对患者皮肤颜色、黏膜、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进行观察,了解是否有出血情况。对于最易发生的颅内出血,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意识以及瞳孔变化,防止出现意外。在治疗过程中,可尽量避免穿刺,防止出血和感染。

1.3观察指标

1.3.1评估两组干预效果。显效:患者冠脉再通,心律失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有效:患者冠脉再通,临床症状有进行性改善,有并发症发生;无效:患者冠脉未通,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统计两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卡方。p

急性心梗溶栓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