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思维导图式教学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带教的作用探索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27浏览:2082下载292次收藏

康复治疗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

。4年制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

。但在3年制专科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存在学制短、教学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对本专业认识度不高、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作为实习教学单位,如何在实习带教中弥补上述问题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典型工作任务是学生在新的岗位中开展技术性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目前较多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仍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书本培养模式,导致与岗位需求脱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临床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学生整合零碎知识,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最终通过掌握技能、适应需求,达到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心理上的自我认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分组要遵循互补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学习能力与效率。学习小组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分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合作,明确每一位组员学习任务,确保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合作学习,避免出现个别成员随意附和现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自2019年以来,我们对科室实习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并在教学后进行调查测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方法引入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实习的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73名,均自愿参加观察项目且完成了整个实习带教周期。在入科1周熟悉科室情况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21.53±1.25)岁,平均入科成绩(64.71±7.92)分。对照组: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龄(21.71±1.55)岁,平均入科成绩(67.33±5.79)分。2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科成绩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 学生满意度调查 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学生对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的满意度比较高。见表1。

1.2 方法 实习期间,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学生在常规临床带教基础上,增加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日常正常临床带教工作包括晨间查房、每周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理论教学及实践训练等。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思维导图式教学是按照图1步骤逐步开展。

但是文献[12]方案中尚存在不足:没有考虑里层节点剩余能量小于能量阈值的情况以致网络节点存活率低;小车在各方环的充电时间仅考虑节点平均消耗能量,节点剩余能量的均衡性可以进一步增强.针对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射频能量捕获网络移动能量源均衡化充电策略,首先将区域划分为六边形网格,将六边形的中心点作为小车移动过程中的停留点,将传感器节点分层,给定能量源移动路径,基于机会路由提出一种分配小车充电时间的算法,满足相邻两层网络节点剩余能量方差最小以实现节点能量的最大均衡化需求.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2.2 思维导图式教学的开展 在前期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该问题的主题词和二级主题词,逐步梳理知识层次,并对每个二级主题词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补充,按照疾病→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康复治疗方法,逐步充实内容,做到由点到线,由线成网

。在图中每一级与其下级多为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这样可以层次分明地将知识点罗列出来

。在教学中,带教老师按照思维导图顺序讲解,逐步发散延伸,帮助学生建立清晰临床思维,理论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实践操作演示教学。以腰痛的诊疗技术(图3)及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技术(图4)为例进行思维导图演示。

反馈信息的内容包括两种类型:评价类和信息类。[2] 评价类与学习结果相关、表明已达到的水平(例如,判断对错、正确的百分比和学习标准的距离)。 信息类是与主题、任务、错误或解决方案相关的附加信息。 在此分类基础上,有研究[13]将反馈信息的内容进一步细分为验证、阐释和一般三类。 验证型反馈和评价类反馈术语不同,但是所指相似,都指对同伴产出的判断(对/错),是否符合标准。 阐释型反馈包含信息类反馈,分为信息性和启发性阐释两种类型,分别指对之前的表现提供同伴反馈和关于未来改进的建议。 该研究增加了一般型反馈,指一般性陈述,既不验证也不阐释。

1.3 评定标准 于教学前后分别调查学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测试。①学生满意度: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对自身收获的认同等方面入手,从9个方面进行调研,认同度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②患者满意度:由住院患者对每名实习同学进行匿名评价,从患者对学生工作中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禁忌症的掌握情况、对患者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共100分。③学生综合能力测试:学生能力测试采取书面考核的形式,考核分为康复医学基础理论考核(50分)、康复医学临床实践考核(50分),共100分。

2.2 入科及出科成绩比较 考核成绩结果显示,2组学生入科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科时,2组学生成绩均较入科时明显提高(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思维导图式教学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带教的作用探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