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22-10-25浏览:2742下载165次收藏

祝红梅 臧诗瑶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033;2.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气候变化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关于碳减排的相关讨论主要关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本文展开相关研究,以推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中小企业总体上有显著的环境足迹

一般而言,使用环保技术的企业短期内会付出更高成本,但长期收益较高,新投资回收期至少2~3年(oecd,2021)。大企业更能负担技术创新成本,而中小企业由于存活时间短、资金实力差等原因,采用低碳环保技术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整体排放水平较高。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能源使用量占全球的13%(iea,2015)。在欧盟,中小企业造成了64%的工业污染,40%~50%的中小企业对环境有很大影响(sinead 等,2011)。在美国,小企业每年能源成本为600 亿美元,碳排放接近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美国每年家庭供电排放的一半(hill,2015)。在英国,中小企业能源消耗量占其商业部门的54%(uk government,2017)。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国际能源署估计,具有成本效益的能效措施可为全球中小企业节省高达22 艾焦的能源消耗,这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每年能源消耗的总和(iea,2015)。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20)对江苏的调查分析显示,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的能效可提升10%~20%。

二、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困难(一)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面临资源约束限制

根据2020年欧盟对其成员国12615家企业的一项调查,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技能和资金约束都比大企业更高(见图1)。27%的中小企业将缺乏资金视为绿色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大企业中总的比例为21%;15%的中小企业认为缺乏技能制约绿色创新,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为13%。

图1:中小企业比大企业面临更多的资源限制

(二)中小企业自主减排意识不足

中小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改善环境会创造经济发展机会,普遍认为环保措施只是提高技术要求、增加负担和成本,自主减排和积极适应环境要求的动力不足,在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行动明显落后于大企业(见图2)。欧洲作为绿色转型进程相对较快的地区,也只有不到30%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部分措施,不到4%的中小企业采取了相对全面的节能措施。而较多大型企业已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经营和投资的重要考量。如2020年,超过25%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包括85%以上的沪深300 指数标的公司)发布了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csr)。

图2:中小企业采取促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主动性不足

(三)中小企业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更为困难

中小企业数量多、异质性大,信息更加不透明,数据统计、积累和处理的规范性不足,缺乏相关人力投入,对其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更加困难。wsp(2020)估计,中小企业占其成员国企业总数的99%,但迄今为止,仍难以有效捕捉其碳足迹。截至2020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42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5%,覆盖所有的产业细分部门,但对其碳排放的核算统计尚未起步。

(四)中小企业碳减排压力不足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两者可形成协调互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适合大型、重点行业企业参与,碳税则可以很好地覆盖排放量较小的中小企业和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