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征文作品选登
中小学生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征文作品选登
小学组一等奖作品
+ + + + + + + + + + +
从小立大志,奋进新征程
羊岑乡中心小学 六年级3班 赵义茹
指导老师:李冬梅
回望历史,波澜壮阔,放眼当下,劈波斩浪。昨天的奋斗,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坚定了明天的理想和信念!
——题记
2022年是特别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会议。历史见证了中国的伟大变革、见证了在党的带领下祖国的飞黄腾达。我们是龙的传人,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凝聚着华夏的希望,要永远跟党走,为祖国奋进新征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为中国铺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捧出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新气象。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要知党史;沐浴在党的关怀下,要颂党恩;成长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就更要永远跟党走——从小学党史,时刻铭记党恩,让党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明天!
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人会有那么炙热的爱国情怀?真的仅仅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吗?不!是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反对强权政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多少游子一听到“中国”就变红了眼眶?多少战士一听到“中国”就士气高涨?多少先辈一谈及祖国时,就忍不住内心澎湃、热泪盈眶?那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自豪,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是啊!我们能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呢?
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却依然顽强不屈,艰难前行却经久不衰,日益强大却仍然砥砺前行!让我们从小立大志,奋进新征程,携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赴祖国美好的新时代、共创党辉煌的未来!
+ + + + +
+ + + + + + + + + + +
党的光辉照我心
羊岑乡金坪小学 六年级1班 李兰欣
指导教师:王元坤
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他伴随着中华儿女风雨兼程了101载,101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名垂千史的光辉诗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创拓新,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征途,取得了瞩目的辉煌成就,开创了那些前所未有的宏图伟业。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党员在疫情“战争”一线,他们坚守岗位扎实工作,他们不怕困难且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汇集成党民之间爱的护盾,谱写了一曲曲抗疫壮丽的凯歌。很多次洪涝灾情发生后,党员们立即组织群众安全撤离并安置受灾的群众。受灾后我们都很快能恢复平安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我,心中充满了动力,为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个伟大组织中的一员而奋斗。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的证明了,我们的党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党;是不断开拓进取的党;是与时俱进的党;是敢于在挫折中奋进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每一名中国人都为此感到光荣、骄傲与自豪。
身为21世纪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各方面素养,争取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 + + + +
小学组二等奖作品
+ + + + + + + + + +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羊岑中心小学 六年级3班 王晓丽
指导老师:李冬梅
2022年,春风化雨,万物新生,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光辉旗帜下,人民不断奋进新征程的美好局面。
百年筚路蓝缕、创造辉煌的光荣时刻我们不能忘却,艰苦谱写中国辉煌历史的先辈们也不能遗忘,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艰苦岁月更不能遗弃!在党的带领下,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走上了奋起追赶新时代的崭新步伐。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担起肩上的责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永远跟党走,争取在党的旗帜下努力进步,在党的旗帜下健康成长,让火炬在我们手中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 + + + +
+ + + + + + + + + + +
不忘初心,铭记党的征程
沙溪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3班 段媛
指导老师:罗增惠
回首过去的历程,那撒满鲜血的路,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的共产党员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才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历史的车轮留下的痕迹一直在我心中,抹不掉。回忆,一百
中小学生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征文作品选登
本文2022-10-15 17:37:09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3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