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调研组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调研组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乡村旅游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按照《渭源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7月4日至5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婉玉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峡城乡秋池湾村、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会川镇罗家磨村、上湾镇侯家寺村、祁家庙镇官路村、莲峰镇古迹坪村、首阳村、锹峪镇峡口村、五竹镇渭河源村、清源镇王家店村、路园镇三河口村,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就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融合发展、规划编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精品景点及品牌打造、宣传推介以及从业人员管理培训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以建设“甘肃中部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打造文旅产业集群,将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特”要求,紧盯“五个一”创建标准,全力推进“一核七星”乡村旅游发展集群建设,积极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工作,重点培育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锹峪镇峡口村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会川镇罗家磨村等1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加速突破。
(一)完善旅游规划,引领乡村科学建设。在成立渭源县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渭源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和省市发展乡村旅游相关政策,从乡村旅游定位、景点建设、产品定制、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和科学谋划,编制完成了《渭源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品位,为全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为景区景点的科学建设和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科学编制了凸显民宿、文创、特色餐饮、中医药、食用菌、花卉、采摘园等产业融合开发的村庄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二)实施项目支撑,景点建设全面推进。紧盯打造“20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目标,制定《渭源县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方案》《渭源县文旅产品开发产业链推进方案》,谋划项目29个,总投资17.07亿元。今年总投资4.19亿元的田家河元古堆、五竹渭河源、会川罗家磨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项目等23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2.46亿元。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建和完善渭源旅游集散中心1座,乡村旅游游客中心7座,制作安装交通导览图、乡村旅游外部全景导览牌1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制作安装了乡村旅游示范点内部标识标牌;完善乡村旅游景点公路、步道等交通设施,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沿线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锹峪峡口、五竹渭河源、上湾侯家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百美村宿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实施了渭河源、元古堆、香卜路、半阴坡、漆家沟、秋池湾、峡口、首阳、古迹坪、侯家寺等10个村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乡村旅游水、电、路、网、讯、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舒适的体验。
(三)打造特色品牌,深度推进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并着力打造“采薇首阳山 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文旅品牌和“乡遇渭源”乡村旅游品牌,拍摄了《乡遇渭源》《美丽峡口》等乡村旅游风光片。培育注册“灞陵桥”“秦长城”“渭河源”“首阳山”“元古堆”等具有渭源乡土特色的商标。举办“渭水文化旅游节”,推出“一号节庆”活动、“丝路古韵 渭水流歌”旅游文化周活动。在君山路步行街打造以地方农特产品为主的夜市街区,
县人大常委调研组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2-08-31 20:52:1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3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