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18年9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xx市为试点,尝试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状况、经营特点、行业区域等情况,建立企业常规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特征规则池”,开展监管风险动态评估与多维分类,在日常监管、随机抽查等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2019年,通过依法归集全省8.6亿条涉企海量数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聚焦企业潜在失信风险,建立全省通用的“企业信用风险模型1.0”,并经过扩大样本范围、考虑问题严重程度、改用机器判断、优化算法后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企业信用风险模型3.0”。同时依托统一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在36个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行政检查中,全面应用企业信用风险模型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类,精准实行差异化监管。2020年开始,又在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创设“通用+专业”融合模式,将企业信用风险模型与重点领域专业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有机集成,协同处置,实现从单线作战到多业务协同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性和协同性。
2022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要求以及时归集涉企信用信息为基础,科学构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一视同仁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分类,对不同信用风险水平的企业开展差异化监管,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目的在于提高监管效能,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更是通过数字化赋能信用监管推动新型监管机制走深走实的重要一步。该项工作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决定实施,是国家对市场监管部门引入信用监管工具为政府监管赋能的肯定,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关于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点击下载
本文2022-05-23 21:03:5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3162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