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康乐县县情概述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22-04-25浏览:2115下载284次收藏


概述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东经103°43′,北纬35°22′,东邻临洮县,西靠和政县,北连广河县,南与渭源县、卓尼县接壤。全县国土面积1083平方公里(含自然保护区),辖5镇10乡,下设4个社区,152个行政村。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30.68万人,乡村人口27.49万人。有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9个民族,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海拔2015.8米,年均气温7.1℃,年降雨量638.5毫米,无霜期174天。有耕地3.99万公顷,草场1.6万公顷,野生中药材300多种。林地1.76万公顷,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个树种,森林覆盖率达11.57%,曾多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2019年,八松乡纳沟村被国家林草局评定为“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11月,康乐县被省住房和建设厅命名为“甘肃园林县城”;12月,胭脂湖景区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成果发布暨2020中国文旅和网红经济融合发展峰会上,康乐县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被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文化历史悠久  自古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要冲。历史上曾有羌、狄、氐、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等民族生产生活。古文化遗址众多,分布广泛,在边家林、椿树、塔关、丰台、寺址、地寺坪等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半坡和齐家文化遗址80多处,挖掘出石刀、石斧、骨针、陶罐、瓮等古代文物,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众多境内河谷纵横,群峰叠翠,风光秀丽。有白石暑雪、药水灵津、麻山雄关、亥姆晨烟、走龙飞瀑、悬崖古道、古木擎天、虎狼锁钺等十大自然景观,荟萃高原之粗犷、农区之田园、牧区之草畜、旅游区山水之精华。位于南部的莲花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海拔3578米,集险、秀、美、奇、灵于一体,因形似莲花而驰名。传统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悦耳的洮岷“花儿”,吸引八方游客。莲花山花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绚丽甘肃2013‘十佳’旅游景区”“‘绚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100张名片’——十大‘最具影响力甘肃胜境’之一”“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胜地”,获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2020年,持续发力点燃引爆乡村旅游热,旅游扶贫大通道完成铺油8公里,八松乡乡村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全力推进,景古、纳沟等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完成建设,举办冬春季文化旅游节,以节会促发展、聚人气,全力开展冬季旅游,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域全季节文化旅游格局加快形成,白桦林、竹子沟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胭脂湖、草长沟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12.3万人(次)。

投资环境优越  距省城兰州100公里,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内,有国道2条(g248、g310)78.62公里,省道2条(s311、s322)、84.9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773.71公里(县道11条、224.64公里,乡道15条、161.85公里,村道132条、387.22公里)。专用道10条、26.2公里。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或水泥硬化路,通畅率100%。县域内电网纵横,能源充足,电信、移动、联通网络无缝隙覆盖,各类基础设施完善。2020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项目投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办理环节和流程,“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深入推进,新建政务大厅投入使用,34个单位579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逐步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政务大厅办理各类事项20.4万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落地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个,投资13.2亿元,全州首家电子厂厦门科司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康乐,电子制造业实现零的突破。抢抓中央企业助力临夏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机遇,争取到肉牛全产业链开发、高原夏菜分拣配送中心、食用菌产业示范等10个合作意向项目。全面落实企业纾困政策,推行“不来即享”,申请小微企业互助贷款650万元,偿还企业账款7441万元、清偿率达100%。

产业发展转型提质  康乐是全省肉牛大县,各族群众自古就有“无牛无羊不成家”的传统观念,养殖基础好,经验丰富,发展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鸣鹿德系西门塔尔牛集约化繁育园区作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良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应用,推动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康美农庄”等畜产品品牌,成功注册“康乐牛”地理商标,成为甘肃中南部清真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被省农牧厅评为“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县”。2020年,坚持把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和育苗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增规模养殖户119户,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个,全县大牲畜存栏7.1万头,牛存栏6.83万头,羊存栏12.79万只;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2处,全县中药材总产量1.6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8376亩,总产量2.02万吨。组织开展万人大培训活动,完成劳动力培训1.37万人、输转6.66万人。全年,销售各类苗木516万株,创收1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面推进“六改”工程,组建食用菌和果蔬产业发展机构,新建香菇养菌棚32座、种植大棚178座,完成高原夏菜及秋菜种植4200亩、特色林果1.17万亩,建成总库容2800吨的果蔬保鲜库7座;占地145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建成日产量达4万棒的菌棒生产车间,为全县提供菌棒供应,培育形成食用菌、高原夏菜和特色林果三大新兴产业。加大农特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体系建设,与中建集团签订《食用菌包销协议》、与康乐同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高原夏菜销售协议》,销售食用菌、高原夏菜1.54万吨,销售额4500万元,以康乐牛羊肉、高原夏菜、香菇等为主的农特产品走俏省内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进一步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城乡发展步伐加快  2020年,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按照“绿色、生态、山水、休闲、宜居”目标,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成《康乐县国土空间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康乐县城镇分区分类发展与开发边界研究》等7个重大专题研究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7.98平方公里。严格规划执行,依法强制拆除“两违”建筑10宗。实施惠安花园、高丰路至g248线连接线等县城建设项目16个,完成旧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埋设11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6个,东滨河路康乐中学至高丰大桥断头路全面打通,胭脂路南出口和高丰路完成拓宽改造,县城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二级路沿线建设特色林果产业长廊75公里,公路沿线栽植各类花卉苗木300亩,古树名木植物园栽植牡丹8500余株,发动群众房前屋后植树种花1.59万亩,产生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综合效应,生态园林成为城乡最美底色。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成功经验荣登全省第七期全域无垃圾红榜榜首。康乐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纳沟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疫情防控战果丰硕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响应、严密防控,做到“零输入、零感染、零病例”,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援鄂勇士4人舍生忘死、逆行出征,全体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广大公安干警迎难而上、奋勇当先,乡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团结抗疫,在康乐大地汇聚起磅礴伟力,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2020年,面对收官交账的历史重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全面扫尾清零攻堡垒,全力巩固拓展提成效,剩余774户3449人顺利脱贫,“两类户”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脱贫任务全面完成。整合投入扶贫资金7.2亿元,先后开展“3+1+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和“冲刺清零80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引进能繁母牛4642头、母羊17426只;新建扶贫车间5家,开发公益性岗位548个,输转贫困劳动力3.8万人;新改建“两类”学校28所,失辍学学生及时动态清零;改扩建卫生院7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2所,乡村医疗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建成3项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冻管、老旧管道273公里。争取同安区帮扶资金7199万元、中建集团帮扶资金2995万元,实施到村到户项目38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1亿元,扶持343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249种扶贫产品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销售扶贫产品9411万元。推进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1.8万吨;硬化村组道路69公里,拆除破旧房屋1.3万间,新改建卫生厕所8571座,形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汪洋主席再次到康乐考察调研,他代表党中央、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表达慰问,并对康乐的工作表示肯定;康乐代表省州顺利通过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中央和省州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1个集体、1人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2020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开创了康乐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为开启“十四五”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6.95%;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4.8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6.1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亿元,下降1.8%;万元gdp能耗降低1.69%。(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马晓春)

康乐县县情概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