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筑牢基层党建堡垒推动乡村振兴(信息简报)
康乐县筑牢基层党建堡垒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康乐县充分发挥组织振兴专班牵头抓总作用,扎实推进组织保障、帮扶、乡村治理、社会综合保障四个专责组清单式落实各项任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障。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县委突出重素质、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配齐配强了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和乡镇乡村振兴站专职副站长。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调整撤换村书记4名,村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139人,占比93.92%。对全县572名村干部进行上年度实绩考核,评选出优秀村干部143名,按要求为每人落实绩效考核奖金1500元。组织全县3189名干部职工和州上测试未及格的236名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同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知识测试,使广大干部学深悟透各项政策知识。特别是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盘活党校教育教学资源,有计划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培训干部已有15个班2718人。在县委党校建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3月底正常开展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活动和“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努力使乡村干部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让群众时常感恩党的好政策。
做实做细帮扶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对全县符合轮换条件的13名驻村干部(队长7名,队员6名)进行了调整轮换,进一步优化驻村帮扶力量。对全县159名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进行了全覆盖培训,增强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按照“四长”责任制和“6123”包户工作机制,全县2781名包户长包抓61427户农户,对114名患病无法担任包户长的全部进行了调整,构建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强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支援,携手助力乡村振兴,有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定期召开村民知情大会,严格落实“回音壁”制度,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升。会同县委宣传部,对各村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的质量、数量、效果等进行了督促检查,全县召开村民知情大会482场次,参与群众4.7万人次。全面推进依法治村,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活动17场次,受教育群众5300余人。建立户籍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户籍登记管理。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摸排矛盾纠纷126件,成功化解93件,化解率73.8%,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实施救助对象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严格落实救助政策,加大救助力度,开展现金、实物等多种形式救助。春节前为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等物资,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实际困难。开展“五类特殊人群”基本养老保险代缴信息维护,确保特殊人群信息及时更新,积极维护特殊群体利益。督促乡镇党政正职加大对本辖区一二类低保户、特困供养等特殊群体关心关爱,每月对入户情况进行评比通报。对全县农村特困供养、孤儿、农村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按照标准落实各类救助资金5219.6万元。(康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马晓春)
康乐县筑牢基层党建堡垒推动乡村振兴(信息简报)
本文2022-04-12 16:10:0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3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