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政府投资不断优化调整,生态、民生、产业方面的政府投资呈上升趋势,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部门自我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是政府对投资资金的监管途径之一,在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重要性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的措施,以期推动内部审计为政府投资领域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增值作用。
关键字:内部审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
《政府投资条例》明确,“政府投资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1。相比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因公益性强、资金来源特殊的特点受社会民众关注度更高。审计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种监督形式,其重要性不容小觑,随着政府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长,审计监督任务越来越重。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提高监管水平,保障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目前,建设单位在政府投资项目上的监督管理虽然比之前有一定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完善,提高新发展阶段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的水平,提升资金使用的社会满意度。
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现状
缺乏健全的机构设置,发展不均衡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市县一级。结合对笔者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调查了解来看,大多数部门受单位规模、机构人员编制等限制还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是有履行内审职责的内设机构,尤其是县级有些小部门只有不足十人,对这些部门而言,设立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存在一定难度。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自治区和市县一级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不均衡。有些单位认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设立,本级也没必要设立。这些业主单位负责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情况主要是依靠审计机关、纪检监察、财政部门进行监督,此类监督往往起到事后监督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
(二)缺乏人才和技术
审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工程项目投资审计领域专业性强,内容复杂,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审计、财务知识外,还要具备工程建设、造价、政策与法律知识。然而现实困境是,大多数审计、会计专业的人员对工程方面的知识比较陌生,知识结构的限制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整个项目资金筹集使用、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审深审透,成为制约审计质量的瓶颈。除了面临人才问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的几点思考
本文2021-12-31 19:58:2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