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共党史简史学习讲课稿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21-11-17浏览:2401下载257次收藏


中共党史简史

陈兴葵

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根据我们的学习工作例会的要求,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中共党史简史。

研读党史著作、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打造精品党课、创新学习方式……当前,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部署,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教育热潮正在逐步兴起。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最根本的是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部署要求,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深刻启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乱云飞渡中把准航向,在凝心聚力中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下面,我们就逐一按照时间顺序通过以回顾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方式共同来学习中共党史简史,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主要回顾学习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840年--1949年)这一时期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

中共党史,为什么要从1840年开始说起呢?

那是因为,1840年以前的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始终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下面,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鸦片战争

1840年,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发展脱开原有的轨道,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2.《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共产党宣言》

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6.《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7.《中法新约》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8.《马关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9.《辛丑条约》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0.辛亥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12.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

1920年春夏之交,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负责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3.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14.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1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16.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举行。大会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7.国民革命

也称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18.黄埔军校建立

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立(即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委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共党史简史学习讲课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