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审计整改
如何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审计整改
审计整改是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审计监督的目的不仅仅是查出问题、揭示问题、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查处的问题,使其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更好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各项部署,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审计整改成效直接决定着审计监督所能取得的成效,因此,审计工作不能 “一审了之”,只注重发现和查处问题,而忽视审计整改。若如此,审计效果会打折扣,审计监督会逐渐失去存在意义。审计工作要坚持“审改并重”,既要注重发现和查处问题,还要注重问题整改。唯如此,审计监督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和体现现实意义。在审计整改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问题难以整改的情况,甚至出现同类问题“屡审屡犯”的奇怪现象,从表象上看似乎均是被审计单位自身整改不力的问题,其实也不尽然,也有体制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有的可能有历史因素抑或观念在作祟,甚至还可能与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自身工作不细致有关联。这些制约审计整改顺利完成的问题,成为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若不破除这些堵点难点,则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审计整改的效率和效果。一、影响审计整改效率效果的堵点难点
审计整改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的堵点难点,其实质上,就是造成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违法问题频繁发生、难以根治的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制度不完善导致问题难整改。有些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的产生与现行体制制度不完善相关联。一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现行地方财政体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问题难以整改到位。比如:有些中央预算内建设项目要求地方各级承担一定比例的资金,地方本着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考虑,未过多考虑自身承受能力,造成项目建设存在资金缺口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存在保障不足的情况,导致有些问题难以根治。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仍然很大,部门单位的预算经费年初没有完全保障充足,年中、年末预算调整也没有完全到位,导致部门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难以达到预算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且难以整改到位。三是有些政策口径、标准的规定等存在上下各级不一致,甚至自上而下层层加码的情况,造成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增多。比如:对建筑工程应该招标的标准,市县以下有的地方确定的标准比国家和省级规定的标准要
如何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审计整改
点击下载
本文2021-11-16 14:41:5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825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