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陇南之行(游记散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21-10-18浏览:2970下载290次收藏

陇南之行

文/马晓春(甘肃康乐县)

      邂逅是生命中一次短暂的重逢,也许有了邂逅才会让这个世界多了这些美丽的不经意和难以忘却的记忆,有了与陇南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袁兴荣副主任的不期而遇,就促成了陇南之行的梦想。

     那是在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后,袁主任的和蔼可亲、博学多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送的《陇南市志》叫我废寝忘食。作为《陇南史志》副总编的他,时常向我约稿,偶尔刊登我的年鉴理论文章。2020年12月,我主编的《康乐年鉴(2019)》荣获“第七届全国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二等奖”,他在第一时间祝贺的同时,索要并在全市地方志系统推广这部获奖年鉴。

     2021年3月,他突然打电话邀我到陇南为全市地方志系统人员辅导年鉴编辑经验,并发来了邀请函。受宠若惊,恍如梦境的我,感谢他的信任,整理凌乱的情绪,即刻着手课件,盼望着陇南之行的日子。

     诗情画意的四月,浮躁的心情惭惭安静,兰州的柔雨抚慰着忐忑的心情,春寒侵蚀着发抖的躯体。动车窗外,陇原大地一片萧条,天地万物还在沉睡。临近陇南,却是另番天地,绿染大地,油菜花开,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走出陇南站时,市志办王南峰科长和武都区志办袁长流主任早已等候,我们与隆兴镇党委石亚红书记驱车赶往两当县。一路上,听着他们对党史方志的娴熟、对文化兴镇的做法,倍感武都文化之厚重。在徽县高速公路服务区稍作休息合影后,继续赶路。不一会,到了天气阴沉、繁花似锦的山水小城——两当县。袁兴荣主任早已等候在宾馆会议报到点,他亲切地握住我的手交谈,并让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马琳(回族),陪我去吃清真餐。之后,我们到会场调试课件,准备好一切。

      19时许,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全体人员,9县区志办主任、副主任、业务骨干及武都区隆兴镇、徽县江洛镇、礼县红河镇负责人50余人早已等候。袁兴荣主任主持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介绍了我的情况。我以《年鉴编辑之我见》为题,重点从多方位支持是编辑年鉴的有力保证、“倒逼式”压担是资料收集的有效手段、创新式设篇是展现亮点的有力举措、精细化设计是常编常新的有力抓手、“一站式”流程是加快进度的有效途径方面,结合自身编辑年鉴的经历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辅导讲座,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我终于如释重负,不管讲得好不好,作用大不大,总算完成了袁主任交给的任务。

      回到宾馆,我与袁主任谈史志、谈文学,相见恨晚,相谈甚欢。真没想到,他居然是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会员,而且创作的剧本《到陕北去》,被兰州光阴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申报获得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不简单啊!袁主任介绍,《到陕北去》讲述了1935年9月,中央红军走出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松潘大草地后,党中央、毛泽东义无反顾执行北上陕甘的路线,突破天险腊子口。在哈达铺休整期间,党中央、毛泽东决策红军前进目的地———陕北苏区!时任红一军团一师宣传科长彭加伦,在哈达铺创作出了鼓舞斗志、凝聚人心、铿锵有力的歌曲《到陕北去》。如今,这首歌曲仍广为传唱。我被袁主任的才华所折服,心中暗想,剧本拍摄为电影公映时,我第一个去观看。期间,多位志办主任找我探讨年鉴编辑,我一一解答。

       第二天,由于是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会议,袁主任表示我可以不参加,他安排武都区志办乔副主任和两当县志办王老师带我到处走走。走出宾馆,细雨已停,街头含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陇南之行(游记散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