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政府类存款业务发展战略
一、争取政府类存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银行存款业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银行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这都促使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存款产品种类。另外,中央银行等政府管理部门过时的管理规定也束缚着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的手脚,突破这些限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银行存款的增速一直是处于下降的,究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储蓄率中长期走低将约束存款增速。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的动能日益增强。2016年国民总储蓄率为47.9%,较2008年已经降低3.9个百分点。imf预测国民总储蓄率2022年将下降到41.9%。储蓄率的下降势必拖累存款增速。二是存款向理财产品转化的趋势将抑制存款增速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来看,储蓄存款向各种投资理财产品转化的趋势己经形成,货币基金、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货币属性较强的金融产品将分流银行存款。
近年来,中国的政府存款暴涨,财政性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对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财政性政府类存款一直都是银行存款类项目的重要来源,我行要在存款方面有所建树,那么积极开拓地区政府财政类客户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当前的监管形式,财政存款招标的背景下,财政性存款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发展政府类存款业务的可行性
目前可以预计到财政将要改革。**银行应在以下两方面着重考虑。
一是财政部门准备进行是支付电子化改革,此项改革是充分考虑了当前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依托于现有的技术和网络基础,认真研究了未来发展的趋势,科学作出的安排部署。支付电化改革打通了财政、人行、代理银行三个系统,实现财政、人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四方电子化管理,大大地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国库现金管理。现在省财政厅已经实行国库现现金管理,但是我市截至目前还有没有实行,主要是政策原因,按现有政策地市一级实行国库现金管理需要将财政资金交由省级进行统一管理。按照国家权力下放的趋势,预计以后政策会有调整,等到条件都具备时,我们很可能会拿出部门国库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目前来说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累累,高息借贷,而财政存款如此之多,说明政府公共开支不够,医疗、教育等民生开支有限,十年来增长不多,但某些部门、项目富得流油。财政存款实际上需要灵活使用,因此低息并不奇怪。公积金更惨,这笔数万亿的资金以活期储蓄或者短期定存,得到的利率极低,数百亿资金源源不断地补充进银行的腰包,而中国银行业是盈利能力最强的行业。
现在各地地方政府的财政存款招标存在差异,但近几年来,在一些财政收入较为充裕的地方,财政存款几乎是一年一招标,而且一年比一年激烈。相比于其他存款来说,财政存款较为稳定且维护成本也相对低,最关键的是资金量大、期限较长。财政存款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手段无可厚非。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业务结构调整、提高定价水平、大力发展轻资产型业务。
三、财政创新电子化改革趋势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多、资金量大,这么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财政部一直在对这块支付业务进行研究改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纸质文档作为介质的支付形式将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也将逐步会被淘汰,电子化支付己经具备成熟的实施机制,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成熟的财政创新电子化改革。目前**地区还未具有成熟的电子化改革机制
银行政府类存款业务发展战略
本文2021-08-27 09:54:3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