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教育扶贫典型材料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县坚持扶贫攻坚教育先行的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扶贫攻坚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总书记在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扶贫工作扶出变化、扶出成效、扶出亮点。
一、聚焦易地搬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大手笔建设城镇学校。县委、县政府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全面落实中央、省有关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一方面,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快教育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为农村孩子创造更加优越的就学环境。“十三五”以来,在县财政紧张情况下采取贷款融资等累计投入教育资金**亿元,相当于三年财政总收入之和,是三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和的*倍,为新建或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校园绿化美化、配备设施设备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获得感不断增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提高。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配套工程建设。我县**个安置点涉及****贫困户,覆盖*****人,适龄儿童****人。为保障好适龄儿童就读问题,针对两个县级安置点及花江安置点,新建和迁建5个项目,改扩建2个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所有搬迁户适龄子女“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全部顺利入园入学。
(二)大投入改造薄弱学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之一,进一步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将全县46所中小学新建或改扩建、设施设备采购项目列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办学条件。立足基本均衡标准,着眼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全面整合发改、自然资源、财政、住建等部门资源,做到教育项目优先规划、资金优先安排、用地优先保障。在具备条件情况下,按照优质均衡发展标准对学校进行设计建设。2015年以来,全县实施改薄工程、寄宿制攻坚工程、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共计**个,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入**亿元;实施教师周转宿舍274套,建筑面积9590平方米,总投入****万元;建设塑胶运动场11个,面积56964平方米,总投入****万元;实施“六化四园”建设,总投入****万元;投入****万元,建成计算机教室42个、录播教室27个、班班通1350套、标准化实验室52个,并配置了4100台计算机及图书、课桌凳、音体美卫等器材,极大改善了全县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三)大幅度夯实基础能力。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倾斜农村”的教育规划理念,制定了《**自
自治县教育扶贫典型材料
本文2021-07-26 09:02:5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