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帮扶故事之一
思路决定出路
海子镇车头村祭山坡组焦登元户包保责任人-贺如国
一个贫困户思想问题解决了,经济发展就会有路子,一味依靠政府那里会有出路,这就是扶贫先扶智,思路决定出路的扶贫之路。
受组织上安排我到挂点帮扶单位-安龙县海子镇车头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主要负责帮扶对象包保祭山坡组-焦登元户。
到村委会初步了解,该户是全村出了名的典型“可巧户”,当时我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像这样蛮横不讲理或死绞蔓缠的人我如何来开展我的帮扶工作呢?我在思考着我扶贫之路,一路上我的思绪万千,心理很是激动不已,于似乎浮想联翩如波涛汹涌。。。。。。。
车头村是全县最边远贫困的村,生产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来到这个村没有看到有一块平地,全村6个村民小组居住在山顶梁子上,像地形似车头,顾名思义车头村,而祭山坡组就有20多户人家居住在山坡上,也顾名思义而得名。
我从远在70多公里的县城驱车开始向车头村进发,开始我的扶贫之路,一路上我一边思考一边打电话联系户主,采取投石问路的方法,试探他队我的帮扶工作的想法和态度,可知不然,接通电话后我简单介绍我的来意,焦登元便有说不完全的苦衷与怨气滔滔不绝,我说路上信号不好,有什么话要说我到你家之后见面再说吧。从中可以体会到这户贫困户不是省油的灯。焦登元户我是他家的第三人包保了,过去有镇干部包保过,也有县里人民银行的同志包保过,谁来包包都难以沟通难以做工作,焦登元总是对政府不满,对镇里的同志不满,对村干部不满,厌天忧人,专门与政府唱反调,思想偏激比较反动,专门与镇里搞对台戏,镇村干部拿到都头痛,真是村里的一包“头痛粉”,是全村出了名的又穷又可巧的贫困户。
好在我在乡镇工作过,对一线基层群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可巧的老百姓我自有对策。俗话说:没有最可巧的群众,只有无能的干部。这是党考验我的一次机会,必须保证完成任务,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让一户农户拖后腿。脱贫攻坚战场,想到肩上的重担,只有前进不得后腿。我们的战场是如何帮助老百姓转变思想观念,扶贫先扶智嘛。
到村里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召开群众会宣讲会,暨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可是第一次的群众宣讲会,我的包保
我的扶贫故事
本文2021-02-04 09:32:06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