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幸福西宁再添活力
编者按:
近年来,省会西宁变化引人注目。一个个环境综合治理、防洪及流域治理、城市智能交通项目的实施,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成为投资者和国内外游客称道的乐土。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普遍感受是:西宁市在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切实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舍得投入、成效巨大。
然而,在“舍得投入”的背后,却凝聚了青海财政人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争取外贷项目资金,全力稳外资、稳投资,实现稳中求进,赢得发展主动”的艰辛努力。
省会强,则全省强。本刊特刊发此文,让广大读者及时、全面了解世行贷款资金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建设西宁、热爱西宁,使之成为高品质的创业之城、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生态之城。
世行贷款项目:为建设幸福西宁再添活力
青海省财政厅供稿
西宁,青藏高原最大的区域型中心城市;西宁,一座令人向往的高原旅游城市。
然而,由于西宁城市建设起步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期待来自各方面资金的注入,为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就是洒向这座城市的“及时雨”, 成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助推器。
一个个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城市智能交通项目等世贷项目的实施,给这座西部城市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成为广大市民以及和国内外投资者和游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清、岸绿、景美、宜人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在湟水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办主任张定申的引领下,来到了北川河(核心段)综合治理项目的起点——分水闸、沉沙池建设工地。
“分水闸、沉沙池的建成,河水经过自然与生物沉淀、及生物净化,最终达到清澈碧绿、能见度很高的效果。”张定申在打开项目规划设计图纸介绍说。
站在实景场地,再打开规划图对照环视,只见北川河蜿蜒而下,从康家桥流入核心区,经过沉沙池等一系列自然净化,自规划六号湖面流入市区。在核心区全长约6公里的河道流域,规划设计的湿地公园区、郊野体验区、商住综合区、休闲娱乐区、特色商业区、旅游度假区次第排开。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区部分滨河区域还存在向河道倾倒垃圾、填土造地、城市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脏乱、城市周边山洪沟道重力侵蚀较为严重,雨季存在雨水挟泥沙直接入河等现象。
自2012年开始,省财政厅积极向财政部汇报申请,积极与世界银行对接,努力争取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015年,西宁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4.14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为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75亿元),国内配套资金4.3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城市排水收集管网工程、污水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低冲击开发及河岸环境修复工程等。
为了实现北川河“水清、岸绿、景美、宜人”整体目标,自2015年以来,西宁市充分利用北川河环境综合治理世行贷款项目,开发建设北川河湿地公园。经过5年时间,规划面积达173.5公顷的北川河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据湟投公司负责人介绍,北川河湿地公园作为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的一部分,通过建设泄洪河道,把部分北川河水引入到泄洪河道,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其次,将北川河的水少量引入生态河道,进行逐级沉淀改善生态环境和水质。此外,在沿线还做了雨水、污水收集管网、中水管、综合管廊,以及道路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北川河流域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北川河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通过世行先进的雨水综合管理技术,实施了低冲击开发及河岸环境修复工程
为建设幸福西宁再添活力
本文2021-01-05 10:31:4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