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城管执法局班子述职述责述廉报告
2020年度城管执法局班子述职述责述廉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现就2020年度城管执法局班子履职情况作汇报。
一、勠力同心,敢于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接到“街区包干”任务后,局班子以身作则、迅速响应,带领全局上下同心协力,全面打响“街区疫情防控”保卫战。
(一)建章立制,制定标准。
1.制定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制发《街区防疫1+6材料》,明确疫情防控“街区包干”工作方案以及党建引领和党建联建、加强领导和责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联动共享、疫情防控专项督察和信息报送6项制度。后期,又及时完善增援、督察、约谈、应急4项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工作提示和检查标准。制定街区疫情防控商户执法检查工作提示、门店暂住人员疫情防控承诺等防控检查标准,便于一线执法人员对照口径标准开展执法检查。
(二)严格监管,全覆盖检查。
1.宣传告知全覆盖。对所有已开业街区包干商户全部上门,宣传告知《浦东新区街区疫情防控工作提示》,进行微信小程序推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对未开业商户,在门口张贴纸质告示。
2.巡查检查全覆盖。对街区开业商户,每日坚持巡查全覆盖。对当日新增开业商户,当日及时宣传、登记到位;对已开业商户,每日开展巡查。
3.重点人员核查全覆盖。对登记、检查发现的重点地区返沪人员,执法人员再次上门核查,进一步核实有关信息,进一步核查居家隔离等情况。对核查出未按要求隔离到位的,立即联系居住地街镇落实居家隔离措施。
(三)颜色管理,挂图作战。
执法局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对植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业商户,实行“颜色管理,挂图作战”。通过差异化的执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检查的精准度。
(四)落实责任,实行“三包”。
严格落实街区疫情防控责任,在三个层面,实行“三包”。一是执法局“包面”。二是支大队、特殊区域中队“包块”。三是街镇中队“包段”。坚决做到街区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全覆盖、巡查执法无死角、责任落实无盲区。
(五)心系民生,助力复工。
一是制定《浦东街区门店商户疫情防控期间开业指导手册》,便于开业复工商户参照落实。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加大对理发店、小餐饮、小型超市、水果店等疫情防控风险较大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业态的实地开业指导力度,确保其尽快规范开业、安全经营,有效解决民生需求。
(六)科技赋能,智能管控。
以问题为导向,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接到“街区包干”任务的当天,连夜开发完成2个简便实用的微信小程序,后又开发建成街区疫情防控平台,与两个微信小程序实时联网,助力落实“三个全覆盖”执法检查要求。
二、精心部署,全面发力,圆满完成年度重点工作
增强面对重大任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精心部署、举全局之力,全面推进执法效能倍增计划,高质量完成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年度重点任务和执法局年度重点工作。
(一)坚持实战实用,加快信息化建设。
积极落实全市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工作部署,按照区领导“平战结合”“五个强化”“三个导向”“三化三用”等系列指示要求,针对浦东城市治理顽疾和群众突出需求,以目标定位准、实战成效明显、资源整合效能高、智能化应用广泛为目标,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
1.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深入贯彻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大会精神,按照祖亮书记系列指示要求,成立局信息化建设专项工作组,加速推进四个“一”平台建设,助推城市大脑迭代升级。一个可视化界面,按照“一部门一界面”要求,建设浦东新区城管执法智能综合管理平台;一个结构化数据库,通过对城管执法领域执法事项进行梳理分析,建设63个执法监管要素数据库;一个业务操作中台,具有数据检索、智能发现数据审核、执法业务预警推送、“非现场执法”等综合能力的业务中台;一个算法模型仓,针对不同违法行为,开发研究不同应用场景智能算法模型,实现对违法行为和违法主体的精准识别。此外,开发多场景智能应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最新科技,拓展建立9个多维度场景算法和11个智能监管发现模型,成功开发了涉及市容、交通、环境、规土等重点城管执法领域的九大线上智能应用场景,并在浦东城运3.0平台系统上线,实现应用场景实战实用,执法数据实时互通,执法状况实时掌控。
2.城管中队“微平台”建设工作。一是平台建设全面覆盖。各街镇城管“微平台”全面建成。二是运行管理全面规范。与区市场监管局共同制定《城市管理执法“微平台”运行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微平台”的规范标准;制定下发《城管“微平台”工作手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闭环。三是管控实效全面提升。截至10月底,城管信访件、投诉工单下降26.9%;市城管执法局第三方街面实效测评排名,从原先的市区组第八上升到了第三;18个街镇创成“乱点趋零化”街镇,创建率达50%。
(二)多方协同合作,探索“非现场执法”。
一是夯实三项工作基础。智能发现基础。依托“乱点”探头、智能车巡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对违法行为的智能精准发现;街面商户数据库基础。摸清、掌握街面商户监管要素,锁定“非现场执法”违法主体。法院“非诉执行”基础。形
2020年度城管执法局班子述职述责述廉报告
本文2021-01-04 12:24:21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