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汇报
脱贫攻坚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汇报
尊敬的王雪敏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脱贫攻坚及东西扶贫协作开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5镇10乡152个行政村、1628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总人口30.62万人,有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9个民族,其中农业人口占91.85%、少数民族占60.65%,人均耕地1.06亩。2013年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76个、贫困户1.79万户7.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2017年识别深度贫困村41个(其中贫困村28个,非贫困村13个)。2019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9个(深度贫困村41个)、贫困户2.01万户9.76万人,其中已脱贫9.42万人,剩余贫困人口775户342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3%,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顺利实现了整县摘帽目标。2020年8月,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普查现场登记。2020年9月,经县级验收认定,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33%下降为零,正在接受州级抽查和脱贫成果全面检视。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打出了制度、政策、资金、项目“组合拳”,形成了多兵种作战、多元化投入、多点位突破的攻坚态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一是聚焦政治任务,确保攻坚责任落实到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了“十个一”工作法(即县级层面每周一例会、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乡镇和行业部门每天一报告、每周一驻点、每月一计划、每月一培训;村级层面每天一小结、每月一访视、每月一宣讲)和县级干部、乡镇和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抓贫困村工作机制(“大村长”制度),实行周一至周四驻村蹲点、视频点名和随机暗访制度,连续3年以县委“一号文件”印发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既统筹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又担任全县工作难度最大村的“大村长”,坐阵指挥、一线调度。全面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一部一站一队一组一人”要求,做到了县有精准扶贫指挥部、乡有扶贫工作站、村有驻村帮扶工作队、社有脱贫攻坚小组、户有帮扶责任人,调整充实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了14个专责工作组,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机构体系。全面学习精准指导。坚持逢会必学,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视察甘肃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州重要会议、重要文件,解决了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确保基础条件全面改善。紧盯脱贫退出验收标准,采取非常之策,整合资金14.85亿元,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互联网的基础上,全面补齐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村村都通“水泥路”。利用“建养一体化”政策,先后投资5.49亿元,硬化村社道路806.35公里,整治“畅返不畅”通村道路154公里,让群众早日走上水泥硬化路。人人住进“安全房”。投资4.09亿元改造危房3.15万户(其中无能力自建户752户),完成房屋鉴定5.8万户,累计投资2.22亿元搬迁贫困户813户。家家吃上“放心水”。投资3.05亿元实施30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受益群众30.62万人,更换水表2.3万户,水表安装实现全覆盖。加强县、乡、村三级自来水管理队伍建设,选聘村级自来水管理员249名(其中净水厂90名),做到了安全饮水入户、水表安装和水费收缴“三清零”。
三是聚焦产业带动,确保脱贫成效持续稳定。产业到户以“业”增收。按照“3312+”模式(每户贫困户发展3亩旱作农业、养3头牛、输转1名劳动力就业、每户年底增加2万元收入)和“1+5+2”奖补标准(贫困户新繁育牛犊每头奖补1000元、新种植的中药材每亩奖补1000元,新繁育的羊羔每只奖补500元,输转1名劳动力务工收入达2万元的每人奖补2000元),落实到户资金4.25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
脱贫攻坚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汇报
本文2020-10-10 10:24:22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