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局2020年七一党课讲稿
守初心、担使命,奋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党员大会热烈庆祝建党99周年,表彰奖励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会前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拟表彰的支部和个人进行认真研究和筛选,争取做到受表彰者心安理得、未表彰者心服口服。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要再接再厉,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全体要向受表彰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认真负责、不推不拖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兢兢业业、努力付出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们临时受命、勇担责任的工作风格,学习他们工作立足全局、工作不分你我的团结精神和大局观念。
值此“七一”来临之际,我重点围绕农牧系统党员干部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牢记使命初心、勇于担当作为方面,给大家讲一节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切实提高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的认识,牢记农牧干部的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长期以来,为解决好吃饭问题,我们花了很大精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6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3%,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解决近14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相比较而言,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差距相当大。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就是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一直强调,对“三农”要多予少取放活,但实际工作中“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中央提出了“四个优先”,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通过这些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这5句话、20个字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是未来我国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本世纪初,我国刚刚实现总体小康,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党就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这符合当时的实际。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有更高的期待,需要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新需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是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
农牧局2020年七一党课讲稿
本文2020-09-18 09:04:26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