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20-08-20浏览:2862下载133次收藏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州卫健委《关于对临夏州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现将康乐县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县、乡医疗机构102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包括民营医院2个(康乐康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康乐建安医院),个体诊所81所,乡镇卫生院15个,卫生院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有村卫生室1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在岗乡村医生242人,152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了合格村医。核定编制458人,现有床位1409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1839人。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22人,其中中医类别医师98人,本科37人,大专72人,中专3人;副主任医师6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23人,其他38人;执业医师48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其他人员41人;卫技人员中中医技术人员占19.29%。

2019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7.2万亩,产值达2.1亿元,主要品种有当归、党参、柴胡、羌活、牛蒡子、黄芪等。尤其是膜侧当归栽培,不论是种植规模,当归品质,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其种植面积占全州中药材面积的80%,平均亩产值达2500元左右。

二、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

我们以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县人民政府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并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县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职人员,依法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加强对中医药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国家、省州对深化医改和中医药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康乐中医药资源优势,出台《关于扶持和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康乐县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实施方案》,做到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使全县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产业、文化协调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村(社区)、进学校活动成为常态,逐步形成了“热爱中医、了解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良好外部环境氛围。

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等法规,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落实提高中医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医保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中医药服务收费标准等政策。目前,全县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县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少于1张。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了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82人以上。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中医药投入扶持。

我们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重点扶持建设县中医医院,使之成为全县中医医疗、康复理疗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药业务用房、设备配备已初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研究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引导城市中医药资源向基层流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并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固定、有序、紧密的多点执业等双向联系的互动关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服务

落实国家和省上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提高中医诊疗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