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20-08-20浏览:2676下载275次收藏

康乐县“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省州《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康乐县“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全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康乐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的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取得成效。

   (一)落实省州出台的中医药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州政府《关于扶持和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县政府进行了转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认真落实省州出台的各项中医药优惠政策,如:新农合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20%,起付线降低30%;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规定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全省调剂使用的中药院内制剂诊疗疾病产生的费用,予以全额报销;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10元,较西医门诊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高1元,并由新农合报销9元;村卫生室中医门诊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6元,较西医高1元,新农合给予全额报销。人社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符合《甘肃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中医药服务方法和手段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范围。按规定比例予以报销。    

(二)加强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以来,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总投资   亿元,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设置床位     张,已投入使用;在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建成中医科室集中设置、中医文化氛围浓郁、功能相对齐全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三)提升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全县有县级医院2个,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10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10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有69个;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各1个。

“十二五”期间,重视和加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县中医院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中医专科、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县中医院设成立了中医药管理科,设置了中医诊室和中药房,中医病床占医院床位总数比例达到省州不低于5%的要求;县中医院设设立了理疗康复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等中医特色服务场所,基本能够运用15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服务。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乡镇卫生院“三个三分之一”。以中医特色卫生院创建为契机,在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开设中医科或独立的中医病区。

   (四)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已有21名继承人完成三年跟师学习任务;现有9名老师和21名继承人通过省卫计委和人社厅审核,已全面启动第二批师承教育;在各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其中:选送  人参加省级西学中培训,选送5人参加州级中医培训;累计选派12多人参加省州级中医护理、中医临床骨干培训等各类培训;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连续两年分层次开展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并利用省级优质师资力量,对204名基层卫技人员分批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分批培训,其中大部分参训学员已在临床开展适宜技术服务。“十二五”后期,加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力度,仅2014年,全县共培训1004人次,县乡村分别达41、245、718人次。

(五)重视中医药宣传和文化建设

以推动“村级三件事”为抓手,在基层开展健康文化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健康沙龙活动等工作,把“信中医、吃中药、用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在全县农村村社和城市社区建设了“健康沙龙”、“健康论事台”、“健康文化广场”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同时,向城乡居民免费发放以艾灸条、中药袋、刮痧板等基本中医药器具为主的健康工具包4万个,已有4万户群众接受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食疗知识培训。

(六)拓宽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域

    在积极参与全省全州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示范省的同时,推进药菜标准化、无公害种植,研发药菜保健性、功能性产品,打造当地特色化、民族医品牌,完善药材区域性、产业化布局,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增加投入,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子,努力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州的重要产业。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若干政策规定》,对群众从事中药材种植、药菜两用蔬菜、经济林木(中药树)种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县政府制定《康乐县“药菜两用”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县发改、卫生、旅游部门组织草拟《康乐县养生旅游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

(七)推动中医药参与卫生应急和公共卫生服务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成立中医药防控专家组,组建中医药应急救援队伍;配合开展省州级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中医药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做到健康教育资料、讲座、宣传栏有中医药内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健康等特殊人群及慢病管理中有中医药干预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