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工作情况汇报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20-06-30浏览:2980下载257次收藏

xx县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20年3月)

尊敬的xx,各位领导:

在全县上下奋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xx及各位领导不辞辛劳深入xx调研指导产业扶贫工作,这是对我县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下面,就xx县几项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2019年以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xx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xx市南部,全县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辖x乡x镇x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x万人,是一个集边境、民族、贫困、山区、老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县份。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增长x%;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亿元,增长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增长x%;实现公共财政总收入x亿元,增长x%,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亿元,增长x%,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x亿元,增长x%;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亿元,增长x%;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x元、x元,增长x%、x%;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x亿元、x亿元,增长x%、x%。

(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4年以来,全县统筹整合各类资金x亿元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截至2019年底,全县x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退出x户x人,目前尚有x户x人未实现脱贫,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08%。

二、产业扶贫工作情况

xx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条主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以传统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劳务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脱贫产业,把“输血”扶贫逐步转化为“造血”扶贫,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一)着力抓实责任落实。成立了xx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农业、扶贫、发改、财政、工信、林业、文化旅游等部门分工负责的产业扶贫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做好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扎实开展规划编制、政策出台、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为实现产业项目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结对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出台了《xx县鼓励支持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xx县x产业扶贫办法(试行)》《xx县x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当年内能产生效益的种养殖业给予2000元扶持补助,出台了《xx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发放产业扶持补助资金x余万元。

(二)着力抓实资金保障。2019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x万元,其中:投入产业扶贫资金x万元,占全县财政涉农资金的30.9%。2020年计划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x万元,其中: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计划投入资金x万元,占全县财政涉农资金的54.4%。主要用于发展农、牧、渔项目、林业产业项目、旅游业项目、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其他产业项目等。随着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全县产业扶贫不断得到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着力抓实项目库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库规划产业项目x个(2018年x个、2019年x个、2020年x个),规划资金x万元(2018年x万元、2019年x万元、2020年x万元)。主要围绕发展xx等高原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积极依托“扶贫项目+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用强有力的产业带动,加快实现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着力抓实典型示范引领。出台了《xx县鼓励支持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通过“双绑”运行机制(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打造利益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引进x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大力发展x优质李子种植;引进xx县x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生猪、土鸡养殖、发展包心菜、南瓜等各类蔬菜种植;引导和培育xxx有限公司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引导和培育xxx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榨菜生产,生产品种达10余种。

(五)着力抓实龙头企业培育。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服务,鼓励外地客商和民间资本投资建厂,并在贷款、征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育壮大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户,其中:州级重点龙头企业x户,新培育龙头企业x户。

(六)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制定实施《xx县新型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施方案》《xx县鼓励支持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加强建档立卡户与企业、合作社合作发展,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帮贫带贫。目前,已将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至少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参与带贫的新型经营主体共x个(其中:企业x个、合作社x个、家庭农场x个),带动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发展。

(七)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严格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核资工作。出台了《xx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门店等资源,采取自主经营、入股经营、抱团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全县x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x万元以上,其中:收入3万—5万元的有x个,收入5万—10万元的有x个,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x个。

(八)着力抓实挂牌督战工作。我县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挂牌督战的要求,扎实开展挂牌督战工作,制定了《xx县产业扶贫定点挂牌督战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督战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挂牌督战组,组建了4个督战分队定点剩余贫困人口到户挂牌督战,全力确保2020年6月30日前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一是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涉及搬迁户x户。目前,具备条件的已有x户与x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二是全县未脱贫户共x户,具备条件的已有x户与想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有 x户发展农业产业,x户已开展过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xx县紧紧围绕“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道路、厕所、圈舍、庭院等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提升。村组卫生保洁制度有效落实,群众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加大,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县着力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不断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019年全县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达x万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房x万户、户厕x万户、大牲畜圈舍x间,拆除危旧房x万间,完成行政村公厕改建x座,完成村内道路硬化的村庄x个(已实现全覆盖),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工作稳步推进。

(二)1档指标完成情况:1.有指定的垃圾堆放设施,禁止垃圾乱堆乱放。完成情况:全县x个乡镇 x个行政村x个村庄均实现有指定的垃圾堆放设施。其中:(1)镇区垃圾中转站8个,(2)有1吨以上垃圾收运车辆27辆,(3)镇区垃圾处理设施12个,日处理规模129吨,(4)垃圾填埋场7个,日填埋量96吨,(5)堆肥或其他处理设施5个,日填埋量33吨。完成率100%。2.有户厕或公厕,满足如厕需求。完成情况:全县有公厕x座,其中,镇区公厕 x座、行政村公厕x座、自然村公厕x座。户厕:有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9.5%。完成率99.5%。3.人畜实行分离,禁止人畜混居。完成情况:全县x个乡镇x个行政村x个村庄x户农业人口均实现人畜分离,无人畜混居现象。完成率100%。4.畜禽粪污入坑,禁止随意排放。完成情况:全县x个村庄x户农户均实现畜禽粪污入坑。完成率100%。5.房前屋后沟渠水塘全面清理,村庄无黑臭污水。完成情况:全县x乡镇x个行政村x个村庄,已多次进行房前屋后沟渠水塘清理,无黑臭污水。完成率100%。6.物件柴草码放整齐,无残垣断壁。完成情况:已对全县13个乡镇x个行政村x个村庄开展物件柴草码放整齐活动,无残垣断壁存在。完成率100%。7.有清扫保洁制度,村庄干净整洁。完成情况:全县x个村庄均制定了村庄清扫保洁制度、村庄清洁收费制度。完成率100%。8.有维护村庄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完成情况:全县x个村庄已将村庄清扫保洁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完成率100%。

四、专项巡视整改情况

根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脱贫成效考核整改工作要求,xx县印发了《关于中央第x巡视组对x省脱贫攻坚工作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和《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结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指出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要求,涉及产业扶贫类问题共x项(牵头x项,与其他部门牵头办理x项);就业扶贫类问题x项(配合其他部门牵头办理x项),细化整改措施x条(县农业农村局x条,与其他部门牵头办理 x条,配合其他部门牵头办理x条)。截至目前,县农业农村科技局牵头整改问题x项,涉及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与其他部门牵头办理整改问题x项,涉及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配合其他部门牵头办理整改问题x项,涉及x条整改措施已完成。

五、企业复工复产和农业春耕生产情况

xx县加大统筹力度,扎实做好复工复产、春耕生产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着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编制了《xx县重点领域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疫情防控各战区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按照“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强化协调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目前,全县涉农企业复产x户,复产率100%。

(二)着力抓好春耕备耕和农资储备工作。切实抓好大春生产,积极组织各部门、农资经营企业做好良种、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物资调运和储备保障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物资充足、安全供应。截至目前,全县共调供玉米良种36万公斤、水稻良种16万公斤,农膜8万公斤,化肥2.1万吨,农药3.3万公斤。积极组织群众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全县共翻田犁地、整理土地28.37万余亩,栽种大春玉米9.33万亩,完成大春积肥5150万公斤。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加大生猪生产恢复的支持力度,制定了《xx县2020年生猪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年出栏规模在x头以下的农户,销售收入在x元至x元的,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x元,销售收入在x元以上(含x元)的,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x元;对规模养殖场(户),按照其出栏肥猪规模,给予x万至x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着力抓好极端天气防灾减灾工作。2020年x月以来,我县先后遭受三次极端天气,强降雨、大风、冰雹共造成x个乡(镇、场)x个村委会x个村小组x户x名群众受灾,导致农作物受灾x亩、绝收x亩,房屋、厩舍损毁x间,群众生活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x万元。同时,县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在灾害中也受到了极大损失,并以xx县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xx食品有限公司受损最为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x万元以上,其中,x公司蔬菜基地受灾x亩,配套的x立方米的冷库也遭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x万元,蜀丰公司蔬菜基地受灾x亩,直接经济损失约x万元。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短板突出。全县道路路面等级低,有的自然村目前尚未通硬化路,水利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用水“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排污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有差距,部分偏远村寨还存在通讯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农业结构不优。农业产业散、小、弱,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等环节发展滞后,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特色不“特”、优势不“优”,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虽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受疫情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外出务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加之大部分转移就业劳动力缺乏专业劳动技能,大多只能从事低端产业,就业收入和就业稳定性不高,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不足。

(二)下步工作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坚持稳字当头,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抢抓春耕生产关键时期,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治,做好草地贪夜蛾、非洲沙漠蝗入侵的防治应急准备,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重点做好生猪产能恢复,在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生猪生产奖励扶持政策,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鼓励中小散养户补栏增养,做好饲料供应保障和疫病防控服务,确保2020年生猪出栏基本恢复到2018年底的水平。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加快南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进度,完善园区企业入驻发展条件,做好巨漳、火麻等新入园企业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抓好畜禽屠宰加工、南山园区冷链物流综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完善产业链条提供基础支撑。加强对xxx等农业企业的培育力度,更好的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发展。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三是强化农产品供销对接。要强化农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与各类市场主体、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广东、上海等地精准对接,推动贫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进食堂等,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稳定供销机制,切实解决农产品积压滞销难题。要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打击扰乱市场行为,确保猪肉供应和价格平稳。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工作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