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环境监测组抗疫情事迹材料
市疾控中心环境监测组事迹总结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如何及时、准确地统计上报各种数据?面对疫情和舆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精确翔实的数据归集和实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工作,是由南宁市疾控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指挥部下设的信息宣传组来完成。他们采用实时监测、零报工作机制,按小时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监测、核查和反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还能出门办事吗?出门办事要如何防护?这就必须查看疫情环境监测图,而一张完备的疫情环境监测图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监测组的努力。市疾控中心环境监测组不断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一、数据处理 疾病防控的cpu
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和大脑。而在南宁市疾控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指挥部里也有一个cpu——信息宣传组,负责对疫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报送和分析,并定期及随时进行疫情发布。每天12时和24时是处理数据的“起跑线”,信息宣传组组员要迅速整理、准确提炼。虽然组里成员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但经他们统计的数据,每天都会在南宁市疫情通报中和市民见面。在这里,疾控人员每天加班加点,从疫情网络监测到收集境内外疫情信息,无不浸透着疾控人的辛勤付出。
黄夏萍自“非典”以来,一直从事疫情网络监测工作,每次有疫情,大疫情网就是疫情中最安静但又最“喧嚣”的战场。安静是鲜有人懂,“喧嚣”是数据的变动频繁。
新冠肺炎虽然是乙类传染病,但要求按甲类来管理,这代表着医疗机构上报的每一例病例(包含疑似病例)都需要一个个电话去核实、订正、核对、确认……这一切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数据这个战场既没有硝烟,也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了解黄夏萍的同事,都知道她是一个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人,即便安排了轮班,她也睡不安稳,总是守在电脑前,保证各种数据及时订正和报送,以确保第二天公布的疫情数据科学准确。正是秉持这种高度严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审核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
数据是做好科学防控的第一步,也是疫情发展的方向标。信息宣传组成立当天,各类报送工作就正式启动,然而需要报哪些内容、从哪里获取数据和材料、走什么报送流程、报送频率如何,全部都是未知数。信息宣传组组长罗娜带领组内人员马上开展讨论,确定数据来源,固定报送模板,清晰报送流程,疏通报送渠道,并在工作组成立当晚顺利完成新冠肺炎疫情日报、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汇总与反馈等报
市疾控中心环境监测组抗疫情事迹材料
本文2020-03-22 18:38:57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