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定点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画“龙”点睛助腾飞
——苍溪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定点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来龙村,地处秦巴山南麓,县境东北部,距县府99公里,是典型的地域边缘化、思想保守化、人口老龄化贫困村。2017年,农建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到来龙开展帮扶工作。初到来龙,烙入脑海的是一个“无优势”、“无特色”、“无产业”的三无村,面对艰巨的帮扶任务,如何准确找到突破口,顺利完成从三无到三有的华丽转变,成了摆在全体帮扶干部面前的现实问题。中心一班人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发展、项目支撑、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用心、用情、用力画好点睛一笔,助来龙早日腾飞,脱贫奔康。
吃透精神盘家底,确保扶贫精细化。农建中心认真履行帮扶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领悟上级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学通吃透,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以服务意识和钉子精神持续开展工作,做到入户走访、档案资料两手抓,两手硬。“五加二、白加黑”,两周时间,对来龙村村情、村风、村俗以及74户贫困户271户非贫困户户情做到“家底清”,“心底明”。
深入实际搞调研,群策群力做规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建中心一班人在“班长”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挨家串户、倾听心声、了解意愿。并定期多层次召开帮扶单位领导、村两委、村民代表、村上老干部及党员参加的座谈会,集思广益,共同为来龙村“拔穷根“把脉问诊。之后,会同乡党委、政府,聚焦“2018年村退出、户脱贫”的目标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围绕“打造优势、突出特色、兴旺产业”三大工作重点,从吃穿用度、道路硬化、农网改造、安全饮水、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村容整治、感恩教育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措施。
选优配强硬班子,提供组织新保障。深入研判村两委班子情况,挑选优秀干部、引进人才刘依灵同志为驻村工作队队员,进行驻村帮扶,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抓党员队伍发展,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培养返乡农民工党员1人、后备干部2人、“致富带头人”2人。实行驻村帮扶工作“一天一报告,一周一汇报,半月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工作机制,同时做好驻村帮扶干部日常保障,免去队员后顾之忧。中心党支部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重大事项,广开言路,集体决策,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轮流到村调研指导,保障驻村帮扶时间和经费,压紧压实帮扶干部责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结合三同做工作,结对帮扶需三进。每月第一个周六,农建中心尽锐出战,集体帮扶,全力攻坚,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实行“1+1”结对帮扶模式,分年度制定“一户一策”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创造性的将结对帮扶和三同三进相结合,避免结对帮扶流于形式,如“隔三差五访一遍”,“整理房间弄一遍”,“房前屋后扫一遍”,捐款捐物送温暖,规划产业放在前,政府政策多宣传等,谁家缺水了、屋漏了,立说立行抓整改,点滴小事牵动干部群众大情怀。三同三进的定期开展,让贫困户和帮扶干部同呼吸、共命运,有了真感情;让村两委班子和帮扶单位同进退、共患难,有了真友谊。
积极推动产业化,激发群众内生力。来龙村,年轻人多数外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陷入增收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农建中心充分利用干部会、党员会、代表会、三同活动和农民夜校等平台,大力宣讲政策,宣传致富典型事例,扶志扶智相结合,掐断懒汉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63岁的王德贵是产业发展的先行官,脱贫致富的大能人,栽种猕猴桃5亩,养殖土鸡土鸭30只、生猪5头,实行种养结合,带动周边10多户村民种植猕猴桃30亩,年均增收20余万元。左自发,建筑公司老板,不忘初心,牢记乡亲,常怀桑梓情,情系家乡人。2018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农建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政策扶持带动下,家乡人民期盼下,毅然返乡创业,决心带领家乡人民走出一条致富坦途。建大型养猪场,现有母猪50头、生猪100头,小猪200只,带动贫困人口62人,人均年增收700元。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人人算够账已成常态化,不再遥不可及。
多措并举跑项目,基础设施大改善。集体经济和村组道路是来龙村老生常谈的问题,针对交通基础弱、集体经济软的情况,中心领导四处跑项目,各方筹资金,争取交通专项资金、土地整理项目共计400余万元。硬化了组道路4.24公里,惠及100余农户,为群众建房檩屋、发展产业、办事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稳固了集体经济,来龙村通过土地整改项目,发展产业园,使全村人均达到18元以上。除此之外,县农建中心主动向上级汇报,协调捐赠防护栏设备,价值28万左右,进一步为百姓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村组道路硬化达标,阵地建设完善,文化、卫生两室标准,办公设备齐全并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支持贫困户新建产业园。截止目前,共计开展技能培训510人(次),全村种植猕猴桃510亩,中药材100亩,发展小庭园100个,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个,猕猴桃种植大户1个。
两年来,在农建中心精准帮扶、大力帮扶、用心帮扶下,彭店乡来龙村从三无到三有,破茧成蝶,华丽蜕变。现在的来龙,“基础设施强”、“特色产业优”、“百姓生活好”,群众都说“来龙”村真的来了龙王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脱贫奔康的日子来了。
苍溪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定点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2020-01-07 09:22:19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1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