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机关党课讲稿(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优良作风)
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优良作风
人大机关党课讲稿
根据县上总体安排,2018年11月14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全县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赴外培训班,去革命圣地——延安、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参观学习。在短短一周的时间了,我们穿梭于铁路线、城市街道、乡村社区,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认真汲取经验养分,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收获满满。特别是在延安的两天时间里,按照县委统战部和延安红色高地教育培训中心的要求,集体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革命旧址,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所在地---梁家河,以及延安保育院大型实景演出,通过一系列现场教学,实景感受,重温入党誓词、朗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高唱东方红革命歌曲、聆听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观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件件文物,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感受到了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心灵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
下面,我以《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优良作风》为题向大家上一次党课,与大家共享学习体会。
一、延安印象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位于陕北南半部,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人口223.1万,是张掖市128万的1.7倍;辖两区十一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张掖市4.2万的0.88倍;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7℃~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1996年撤销延安地区和县级延安市,设立地级延安西安。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坚持“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发特色主导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延安地方财政收入约130亿元,是张掖市27亿的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是张掖市2.3万的1.3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万元,是张掖市1.26万的0.84倍。红色延安正朝着“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前进!
1.延安是名副其实的旅游文化大市。全市有历史遗迹9262处,革命旧址445处,数量居全国各地市之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
人大机关党课讲稿(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优良作风)
本文2018-12-17 15:41:26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