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自查评估情况的说明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8-11-07浏览:3017下载137次收藏

按照《关于开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发展评估工作的通知》(中指办字〔2017〕198号)文件精神,我镇高度重视,认真开展保护、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方面的自查评估工作,现将自查评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镇地处**县东部,距**县城45公里。镇域面积78.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3.2万人。**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的出生地,素有“娲皇故里”之美誉。境内有女娲祠、三国古战场街亭遗址、汉略阳古城、风沟景区等历史遗存,2006年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旅游文化名镇,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镇。

二、名镇现状及保护工作

近年来,**镇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改建结合”的原则,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名镇保护规划,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于2016年被纳入了全县“十三五”规划。按照“保护历史文化古镇,建设旅游名镇”的原则,找准优势,合理定位、科学规划。2011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镇总体规划》、《**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名镇保护方向和措施,以明清街为中心的古镇核心保护区主要完成地下管线埋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商铺修缮工作,以保留古镇四周田园山水风光为主的古镇环境协调区主要完成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景点挖掘工作。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明清街、女娲祠、女娲洞维修保护工作。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了**明清街128间古商铺的修缮保护工作,对已维修的古商铺进行了编号,并确定专门的人员管护;完成了**古城西城壕400米古城墙和东城墙的加固保护和美化工作;实施了明清街居民区小巷道水泥硬化2800㎡;完成了女娲祠内院落渗水砖铺设1764㎡,改造大殿台阶54㎡(共九层)、改造大殿围栏32m、铺设汉白玉浮雕一块;实施了女娲祠山门大理石青砖铺设240㎡、石条台阶铺设70㎡;完成了女娲祠祭祀广场大理石青砖铺设6000㎡、花坛16个、安装仿古灯10盏;完成了风沟景区女娲洞牌坊一处,实施了女娲洞前广场石板铺设1200㎡,筑建了女娲洞前600m³平台的建设任务。三是做好文献编撰和整理工作。先后完成了《略阳川八千年历史人文概览》《女娲传说故事》《娲皇故里诗文书画集》等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为我镇历史文献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2012年镇上组织专门的人员编撰了《**县**镇志》,首次印刷1000册。由**学区、**中学牵头,编制了《爱我**》乡土教材,并实现了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于2015年启动了《**镇志》的编撰工作,为了高质量完成该志的编撰工作,镇上按照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要求,成立了**镇志编撰委员会和领导小组,《**镇志》已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志文化工程系列,目前已完成初稿,年底上报中国方志出版社审核并出版发行。四是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文化宣传推介力度。为了弘扬女娲始祖文化,打造全球华夏儿女寻根祭祖圣地,于2006、2007连续两年由**市政府主办,**县政府承办了女娲祭祀大典活动,民间祭祀女娲活动于每年农历3月15日如期举行。女娲祭典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 年6月21日,女娲祭祀活动由**县政府主办,尤为惊喜的是女娲祭祀活动被列为了**伏羲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这将有力地促进**名镇保护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凝聚合力,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镇党委、镇政府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依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聚焦脱贫攻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进人民福祉。2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村通组硬化道路、沥青路,固定互联网宽带或无线互联网入户率51.82%(全镇7165户,完成3713户),2011年建成**五营自来水站一处,2016年完成镇域内农网改造工程,水电入户率均为100%。2015年建成了**教育园区一处,创建“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模式,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达标。2017年新农合参保率100%。年内居民社保综合参保率79%。严格实施综治网格化管理,制定了《**镇2017年处置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暴力犯罪事件维稳预案》《**镇党的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方案》《**镇党的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应急预案》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纵观近年来**镇在古镇保护与发展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在“十三五”期间,**镇将继续加大以明清街为中心的古镇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和修缮力度,继续放大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品牌效应,打造现代城市文明与千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古镇的内涵与品质。

乡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自查评估情况的说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