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英:深耕高原XX教育的领头雁
林红英:深耕高原古城教育的领头雁
文/王祥奎
“最平凡、最简单的事也是最难做的事。要把最平常的事做精致,把最平凡的事做精彩。”西宁市北大街小学校长林红英,身材高挑,温柔漂亮,总爱把这句话关在嘴边。自2015年接收这个拥有教师xx名、在校学生xx人的大摊子后,带领教师把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的学校搞得红红火火。
追求品质 对未来负责
“要办对未来负责的教育,让学生既有‘品’又有‘质’, ‘品’即品行,‘质’即修养,三观要正。这要嵌入学校日常运行机制,成为学校工作常态”林红英说。
自到北大街学校担任校长以来,林红英将“品质”培养嵌入课程之中,并且将“给孩子一个喜欢学校的理由”定位为提高办学品质的目标。为此,她与教师一道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彰显传统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红色文化、民族团结及儿童阅读为主线,拓宽校园文化的外延。
北大街小学前身是青海师范学校,具有百年的历史。岁月悠悠,百年的岁月给学校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为此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她与教师一道就将这些遗产加以整理,让师生熟悉这些遗产,并教育他们立志做龙的传人,发扬北小“修德、习文、求真、卓越”之精神。
林红英还将“品质”培养细化到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譬如,每学期开学,她雷打不动地给学生做开学后的第一场报告,报告中一定给孩子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每天起床后,一定要正自己的衣冠,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
林红英说,从教育者角度来说,这个要求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学生未来负责;从学生来说,就是要时时刻刻对自己言行高标准要求,从而形成自己的“品质”。
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林红英是最与众不同的小学校长——
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也是她带领学校带领教师要做到的。目前,学校与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多次师生交流互访及游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就如一位教师所言,我不知道北大街小学为什么这样做,并不知道林红英校长常在在教师大会及家长会说的“国际理解力”及“国际化视野”。但在北大街小学从教的岁月里,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我呢,也就越来越深刻理解校长及学校的良苦用心。
为了培养中层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与师生,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开展《中层领导力》研读活动,开展研讨及心得交流,进而让学校的管理发生静悄悄的革命。
锻造特质 引学校前行
几何时,常听到家长对林红英的赞誉。“学生喜欢、教师敬佩、做人低调、胸怀坦荡、格局远大,这是一位卓越校长的核心特质”——这就是师生及家长对她的评价。
在当校长的这些年里,她总结了一个小小的经验,那就是在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现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纸上、在网上与老师们交流,以此来实现与教师的心灵沟通、让教师从中获得鼓舞和前进的动力。比方说,她鼓励老师们写的每一篇教育随笔她都认真细致的批阅,经常到深夜还在为老师们的随笔写批语,比如《写下来就是永恒》。她还会利用qq空间写过《有一种感觉叫心疼之一——敏敏老师》《有一种感觉叫心疼之二——贵贵主任》《致林红英特级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一封信》。她还曾为自己学生集结成册的书写过绪言。
具有30年教龄的林红英,她深深地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此,她在学校积极推广阅读,她在学校倡导图书漂流,每年都会为孩子们购置大量的图书,将孩子们喜欢的书配备到每个年级、教室。北大街小学的语文老师在语文课教学之余让《日有所诵》、绘本阅读、单元主题教学、整本书教学这四大阅读课程走进教室、登上课表、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让每一本书发挥心灵滋养的作用,让每一本书都走到孩子们的心里去。
她即是校长又是一位语文老师。每天,她都会绘声绘色的为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用轻柔而美妙的声音将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国经典国学作品送到孩子们的幼小心田,在他的启蒙下孩子们对文学、对经典逐渐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记得有人问她,你即当校长搞管理,又要上课,它们之间的矛盾,你是如何解决的?
林红英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矛盾?它们之间没有矛盾,首先,这源于一位普通教师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作为校长的我,我要上课,上好课,就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管理。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老师们说“向我看齐”,比什么思想工作、什么制度规定,什么激励机制都有效……
因为她深深知道,大雁团队之所以飞得高、飞得远、飞得快,是源自头雁在前天自远……
记得有一次,几个老师问林红英校长,您30年的教学生涯,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她微笑着说,孩子们毕业后对学校的感情历久弥新。还有人问道:支持您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她回答,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和对家长的理解。” ……
“给孩子一个喜欢学校的理由”,是林红英及她的教师们一致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为语文教师,她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她也想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传递给孩子们,让学生学习经典、享受经典。她是学校《对课》社团教师,她带着孩子们从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特点学起,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的楹联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和孩子们讨论了许多趣味盎然的对子,孩子们也学会了写对子。
就在6月的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对林红英说,林校长,我们能拥抱您吗?更多的孩子跑过来,霎时主席台上围满了学生。孩子们簇拥着她,就像孩子“赖”在妈妈身边,粉丝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在孩子们的眼里,林红英是一个“立体巨人”孩子们常说,我们的林校长非常地能干,她把北大街小学带得多棒。我们听她的课可带劲了。在语文课上,她出口成章,引进据典,一般的老师能和她媲美吗……
孩子们对她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也正如她对孩子们的爱——
为了激发学生楹联的浓厚兴趣,除传授楹联的写法及特点外,春节前夕,她还成立了微信群鼓励孩子自己写春联,如有好的思路,她发微信红包奖励学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春联贴到自家门上。在她的引导下,《对课》兴趣社团就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旖旎……
对于林红英,对于她的理念及对教育的执着,对于卓越校长“自身硬”之特质,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都有口皆碑。就如在家长在班级qq群中留言:我们喜欢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我们更喜欢北大街小学……
林红英:深耕高原XX教育的领头雁
本文2018-08-07 17:57:36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0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