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工商局工作情况报告
2017年,市工商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办事公开,提高工作效率,抓牢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积极贯彻落实商事制度改革任务。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巩固“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成果基础上,8月28日,又发出全省首张“50证合一”营业执照。稳妥推进企业名称管理改革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退出的良性循环。三年来,净增市场主体10万户,平均每天增加100户。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二)市场监管执法得到加强。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加强对“地条钢”、非法广告、危化品生产企业等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检查各类钢材经营户1941户(次),查扣钢材136.24吨。检查危化品生产企业20余户,加油站132个,烟花爆竹经营户334户。今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共计892件,结案件718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件。通过全市干部努力,市场监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三)消费者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开展“消费满意示范店”认定工作,与电视台、广播电台、xx日报、珠江网等新闻媒体密切合作,加强消费维权宣传。加大网络消费案件查处和维权力度。截至11月底,市工商局12315中心共受理来电15529个,受理登记消费者投诉举报2722件,接待消费者咨询2581件,诉转案46件,挽回经济损失897余万元。工作得到中消协高度肯定,并在xx举行全国“网络消费教育进企业进农村”仪式。
(四)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成效明显。对xx180家直销企业进行了规范,协助省外打击网络传销,认真查处“爱心种子”等案件,集中力量对主城区“拉人头”传销进行5轮专项整治行动,端掉部分传销团伙,遣送人员1744人,刑事拘留24人,治安拘留153人,1717人受到行政处罚,有力震慑了传销分子。此项工作接受了国家工商总局直销局和省政府考核,并且得到高度肯定。
(五)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目前,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491件,有效注册商标达9670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比2016年底的8179件增长18.23%,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9%的增长任务。在全市9670件有效注册商标中,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xx省著名商标178件,xx市知名商标339件,地理标志商标17件。10月18日,国家工商总局xx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开通,为商标注册开通了“直达列车”。
(六)创新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以“互联网+”模式推进非公党建工作,自主搭建非公党建信息平台,将信息技术、大数据思维与非公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有效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的智慧化、精准化、科学化。对各县(市区)开展了非公党建督查调研和大规模巡回培训,共组织现场面对面培训40场次,参训人员12000余人,印发培训指导手册10000余本,“xx非公党建”微信公众号粘贴画1500余份,收到良好效果。
(七)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多方筹措资金200万元用于会泽、x、麒麟、沾益扶贫工作,其中50万元用于市工商局扶贫挂钩点小麦地村、瓦厂村基础建设。增加60万元用于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和饮用水管道改造。积极与市电信公司沟通协商,投资42万元,建设基站,使挂联点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并给贫困户免费安装使用光缆、电视机顶盒,惠及当地群众。
二、坚持正风肃纪,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一)严守政治规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市局党组当好表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制度和“三重一大”等制度,带头学习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
(二)建立机制,加强监督。建立 “432”(四必谈、三本帐、两督查)和“313”(三项监督制度、一张问题清单、三条处理措施)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关注的乱收费问题,市局印发《关于严禁一切违规收费的通知》,坚决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才办事”行为和搭车收费、乱收费、超标准收费。对9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纠正和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优亲厚友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并在全系统通报督查结果。
(三)深化干部队伍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党组理论学习组2017年学习计划,安排6个专题、9次学习。局领导讲党课11次,机关各支部讲党课24次。结合巡察反馈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任务清单,新建制度8个。健全了“三重一大”、“三公”经费使用、干部监督、后勤接待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制度。
(四)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搭建“互联网+党建”平台,以开展“五星党支部”“五星党员” 和“服务之星”“监管之星”“执法之星”评选为抓手,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依托互联网平台,促进办事公开
(一)开展“两个10万元”培育工程申报公开透明。2014年以来,全市共有1万余户小微企业通过“xx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功申报获得扶持。省、市、县三级配套提供了3.06亿元扶持资金,帮助有资金需求的1万余户小微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融资7.3亿元。
(二)公开老百姓关心关注的企业信息。运用xx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出家门就可以完成企业年报与即时信息填报,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企业的基础信息、政府部门相关信息公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等情况。
(三)转变监管方式,开展“双随机一抽查”工作。自主开发搭建事中事后监管“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原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xx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系统及信用集成,通过计算机开展“双随机一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检查。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将检查结果在互联网上公示。此项工作得到国家工商总局高度肯定,将被列入全国试点,并完成总局交办的10省区首轮跟班学习任务。
四、提升工作效率,增强服务能力
(一)提升办事效率。全系统各级窗口服务部门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中简化程序,压缩时限,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能力。
(二)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推行“互联网+监管+服务”新模式,运用“信用xx”企业信息交换平台,全市市(县、区)两级412个行政审批、许可和执法监管部门的3800多名执法人员,每天对29.28万户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动态监控,形成市场主体信用档案记录110万条,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中心及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初见成效,基本实现大系统共治和大数据慧治。
(三)加强重点工作督查。市局成立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政策、推进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制度、非公党建、小微企业培育和贷免扶补、“双随机一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等15项重点业务工作开展全覆盖式督查,促使各监管部门提高效率,加强服务。
五、加强廉政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执法队伍
(一)抓好制度建设。制定《中共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等管理办法,编印《机关事业单位假期管理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纪律作风要求。
(二)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召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层层签定责任书,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
(三)强化党内监督。落实部门负责人定期向纪委报告工作制度,持续开展科室负责人述职述廉。把深化“放管服”改革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源头治理的重要内容。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
(四)珍惜并保持“xx省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市局机关连续10年坚持编办廉政文化板报,开展廉政教育,形成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下步工作中,xx工商部门将围绕建立形成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通、勇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队伍,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2017年市工商局工作情况报告
本文2017-12-18 14:55:44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0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