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农业局工作情况报告
2017年,市农业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紧扣“稳固高原粮仓、做强山地牧业、做优特色经作、做大淡水渔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落实责任、强化举措、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实现增加值360.77亿元,均增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8元,增10%。
一、加快配套物质装备,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夯实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科技、机械配套到哪里”,全方位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农业物质装备。一是推进产业科技化。共完成粮油作物高产创建112片115.42万亩,引领、带动全市1028.8万亩粮食生产。9个县(市、区)均已建立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领导机构,建成涉农院士专家工作19个;3个品种入选xx省2017年主导品种,6项技术入选xx省主推技术;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90%,良种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二是推进产业机械化。2017年争取省级农机技术推广与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35万元,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433万元,补贴机具9249台,新增农机总动力10万千瓦,农机总动力达351.83万千瓦,实施省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项目5个,农业部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个,完成农机作业面积94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1%。
二、聚集发展优势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扶持发展玉米、马铃薯、蔬菜、草食型肉牛羊等共性优势产业,鼓励发展魔芋、蚕桑、小黄姜等个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粮食产业巩固提升。争取部省资金4500万元,举办100余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实施马龙和师宗玉米、麒麟水稻、宣威马铃薯等5个部省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体上小春、大春、秋粮三季粮食均衡增产。预计全年种植粮食作物1028.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可达347.4万吨,同比增2%。二是特色经作提质增效。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发展马龙苹果3.4万亩、会泽软籽石榴2.3万亩、师宗柑橘等热区水果5200亩等,马龙苹果、会泽软籽石榴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达16元、20元;借力国际蓝莓大会,建成3000亩标准化蓝莓示范基地,每公斤市场价200元,效益凸显,预计全年产值140亿元,同比增7.9%。带动全市发展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经作531.7万亩。三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畜牧规模养殖步伐加快。主要是推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项目,已建成投产家庭农场36个、在建79个,沾益菱角种猪场已养殖种猪2200余头,会泽、师宗种猪场和饲料厂开工建设;新创建的30个畜牧“百千万”示范场建设接近尾声;争取部省资金2340万元,实施6个粮改饲试点县,285户种养主体与1万余户农户订单种植春秋季青贮玉米11.7万亩,带动肉牛规模养殖。据“国家规模养殖云平台”显示,全市规模养殖场达2875个,预计全年肉类总产可达208万吨。四是渔业稳步发展。新增5个部级健康养殖场,罗平成为全省首个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带动184个规模养殖场绿色生态发展;举办1000亩稻蟹综合种养示范样板,带动发展稻田综合养殖1万余亩,亩均收入5100余元;会泽阿穆尔与美国、瑞士等消费主流市场订单加工鱼子酱10吨,已向瑞士、法国销售2吨,出口创汇203万欧元。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6.5万吨、产值26.8亿元,同比分别增4.3%、5.5%。
三、扶持培育经营主体,农产品精深加工步伐加快
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9个,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5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1个、市级262个,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30个;有农民合作社3085个,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社241个,其中部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75个、市级示范社150个;发展家庭农场1663户、种植大户3689户。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争取中央、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预计全年加工农产品340万吨、产值164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达25%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58.2%提高到59.7%。三是加快拓展农业功能。成功举办了国际油菜产业高峰论坛和蜜蜂高峰论坛,罗平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罗平坝子油菜花、会泽大海草原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陆良、罗平“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县”创建步伐加快,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14个,投入运营的8个,带动全市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2个,从业人员1.6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左右。
四、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一是健全安全监管体系。以开展“双安双创”工作为契机,麒麟区、马龙县、师宗县申报为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沾益区申报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完成市、县10家农产品质检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省中心为依托、市质检中心为龙头、县质检站为骨干、乡镇检测站为基础、企业快速检测室为前沿”网格化监管体系,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二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快速发展,全市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45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422个、企业178家(无公害产品336个、企业142家,绿色食品67个、企业23家,有机食品7个、企业2家,地理标志12个、11家)。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市1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了质量追溯管理,质量信息贴标上市的农产品规模逐步扩大,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踪可循、有本可追。三是农业综合执法扎实有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641人次,检查企业2835个,整顿市场 286个,共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81件,结案80件。完成农药外观标签抽查2746批次,农药质量抽检197个,检查店面(企业)2267个,农药外观标签检查2746批次,农药质量抽样送检197批次,查处违法经营农药2143.6公斤(升),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四是渔业船舶、农机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件。推进内陆船舶“三证合一”改革,强化渔政执法,没有发生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层层落实农机安全责任,100%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年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五、突出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着眼于农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农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取得新的进展。紧紧抓住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根本要素和资源优势,实施土地规模流转,走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之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至10月新增农村流转面积29.09万亩,预计全年可完成30万亩以上。累计流转面积13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427万亩的31.62%,流转占比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9个县(市、区)均已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指导性意见和工作方案,完成了整县(市、区)测绘公开招投标。其中,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县3个县(区)已完成整体工作量的90%以上;罗平县、陆良县已完成整体工作量的50%以上;会泽、师宗、富源、宣威4县(市)正在进行入户调查、前期数据资料收集等工作三是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代拟《xx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完成了征求意见工作,并启动麒麟区整县试点工作。
六、强化主体责任,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落实制度,抓实规范化党组织建设。按照省、市委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的安排部署,率先在市直部门制定出台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组织建设、党费收缴、阵地建设、党员教育、“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内监督等10方面规范化建设,召开规范化党支部建设现场推进会,交叉检查点评、互比互促、合力推进,24个党支部中有14个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首批认定为“规范化党支部”,1个党支部被认定为市直机关党建示范点,另外10个党支部力争今年通过“规范化党支部”创建考评。在“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微型党课大赛中,2名党员分别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市农业局获优秀组织奖;在“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2017年2月,9个届满党支部已按程序换届;10月,13个届满党支部陆续完成换届选举。
(二)思想建党,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将学习作为增强党性、狠抓落实的最有效途径,第一、二季度召开了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采取“随机抽取、领导点评、实名测评”的方式,随机抽取科(室)、站(所)党政正副职,汇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情况,对应的分管局领导进行点评,全体参会人员现场实名测评;持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党费日”等活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观看《榜样》专题片,对标先进、扎实工作,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转化为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压实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市农业局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49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4月28日,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决不饶恕》,5月16-17日,组织参加第六纪工委党纪法规培训班,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四)督促检查,抓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本着爱护不忽视教育、信任不代替管理,制定出台谈话提醒教育实施办法,开展任职谈话、压“担子”明责任,开展诫勉谈话、划“红线”敲警钟,开展重点岗位谈话、拉“袖子”早提醒,开展新招考人员集中谈话、补“短板”强素质推进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严把“第一道关口”;继续推行作风建设负面清单管理,每月由1名局领导牵头,组织明察暗访,对触及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等行为人及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发出负面清单,约谈整改,始终让干部职工心中有明镜、行为有戒尺,推动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和“小金库”“吃空饷”等问题。
(五)规范程序,持续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坚持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会议、文件,采取党务公开栏、为民办事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以及xx农业信息网站等形式,科学安排,规范操作,有序推进,不断丰富公开的方式和途径,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及时公开关于领导班子建设、“三重一大”事项、农业发展政策措施、服务承诺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事项。一是制订了《xx市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在xx农业信息网上开设了“信息公开”、“通知公告”专栏,公开、公示农业职称评审、农机购置补贴、兽药gsp评审、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定等农业部门信息4300余条。二是为适应信息化条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涉及本级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梳理,按照规范格式编制办理事项目录、办理法律依据、办理流程、服务指南、所需材料、收费标准及依据、申请表格等信息,并进行公示,制定完善了行政处罚流程图、行政监督检查流程图、行政强制运行流程图、行政复议流程图、行政许可流程图并在xx农业信息网和xx政府门户网上进行了公示。主动公开农业行政处罚信息并录入《xx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公示并接受监督。
一、加快配套物质装备,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夯实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科技、机械配套到哪里”,全方位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农业物质装备。一是推进产业科技化。共完成粮油作物高产创建112片115.42万亩,引领、带动全市1028.8万亩粮食生产。9个县(市、区)均已建立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领导机构,建成涉农院士专家工作19个;3个品种入选xx省2017年主导品种,6项技术入选xx省主推技术;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90%,良种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二是推进产业机械化。2017年争取省级农机技术推广与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35万元,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433万元,补贴机具9249台,新增农机总动力10万千瓦,农机总动力达351.83万千瓦,实施省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项目5个,农业部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个,完成农机作业面积94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1%。
二、聚集发展优势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扶持发展玉米、马铃薯、蔬菜、草食型肉牛羊等共性优势产业,鼓励发展魔芋、蚕桑、小黄姜等个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粮食产业巩固提升。争取部省资金4500万元,举办100余万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实施马龙和师宗玉米、麒麟水稻、宣威马铃薯等5个部省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体上小春、大春、秋粮三季粮食均衡增产。预计全年种植粮食作物1028.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可达347.4万吨,同比增2%。二是特色经作提质增效。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发展马龙苹果3.4万亩、会泽软籽石榴2.3万亩、师宗柑橘等热区水果5200亩等,马龙苹果、会泽软籽石榴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达16元、20元;借力国际蓝莓大会,建成3000亩标准化蓝莓示范基地,每公斤市场价200元,效益凸显,预计全年产值140亿元,同比增7.9%。带动全市发展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经作531.7万亩。三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畜牧规模养殖步伐加快。主要是推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项目,已建成投产家庭农场36个、在建79个,沾益菱角种猪场已养殖种猪2200余头,会泽、师宗种猪场和饲料厂开工建设;新创建的30个畜牧“百千万”示范场建设接近尾声;争取部省资金2340万元,实施6个粮改饲试点县,285户种养主体与1万余户农户订单种植春秋季青贮玉米11.7万亩,带动肉牛规模养殖。据“国家规模养殖云平台”显示,全市规模养殖场达2875个,预计全年肉类总产可达208万吨。四是渔业稳步发展。新增5个部级健康养殖场,罗平成为全省首个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带动184个规模养殖场绿色生态发展;举办1000亩稻蟹综合种养示范样板,带动发展稻田综合养殖1万余亩,亩均收入5100余元;会泽阿穆尔与美国、瑞士等消费主流市场订单加工鱼子酱10吨,已向瑞士、法国销售2吨,出口创汇203万欧元。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6.5万吨、产值26.8亿元,同比分别增4.3%、5.5%。
三、扶持培育经营主体,农产品精深加工步伐加快
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9个,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5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1个、市级262个,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30个;有农民合作社3085个,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社241个,其中部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75个、市级示范社150个;发展家庭农场1663户、种植大户3689户。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争取中央、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预计全年加工农产品340万吨、产值164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达25%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58.2%提高到59.7%。三是加快拓展农业功能。成功举办了国际油菜产业高峰论坛和蜜蜂高峰论坛,罗平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罗平坝子油菜花、会泽大海草原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陆良、罗平“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县”创建步伐加快,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14个,投入运营的8个,带动全市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2个,从业人员1.6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左右。
四、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一是健全安全监管体系。以开展“双安双创”工作为契机,麒麟区、马龙县、师宗县申报为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沾益区申报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完成市、县10家农产品质检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省中心为依托、市质检中心为龙头、县质检站为骨干、乡镇检测站为基础、企业快速检测室为前沿”网格化监管体系,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二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快速发展,全市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45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422个、企业178家(无公害产品336个、企业142家,绿色食品67个、企业23家,有机食品7个、企业2家,地理标志12个、11家)。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市1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了质量追溯管理,质量信息贴标上市的农产品规模逐步扩大,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踪可循、有本可追。三是农业综合执法扎实有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641人次,检查企业2835个,整顿市场 286个,共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81件,结案80件。完成农药外观标签抽查2746批次,农药质量抽检197个,检查店面(企业)2267个,农药外观标签检查2746批次,农药质量抽样送检197批次,查处违法经营农药2143.6公斤(升),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四是渔业船舶、农机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件。推进内陆船舶“三证合一”改革,强化渔政执法,没有发生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层层落实农机安全责任,100%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年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五、突出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着眼于农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农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取得新的进展。紧紧抓住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根本要素和资源优势,实施土地规模流转,走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之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至10月新增农村流转面积29.09万亩,预计全年可完成30万亩以上。累计流转面积13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427万亩的31.62%,流转占比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9个县(市、区)均已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指导性意见和工作方案,完成了整县(市、区)测绘公开招投标。其中,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县3个县(区)已完成整体工作量的90%以上;罗平县、陆良县已完成整体工作量的50%以上;会泽、师宗、富源、宣威4县(市)正在进行入户调查、前期数据资料收集等工作三是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代拟《xx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完成了征求意见工作,并启动麒麟区整县试点工作。
六、强化主体责任,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落实制度,抓实规范化党组织建设。按照省、市委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的安排部署,率先在市直部门制定出台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组织建设、党费收缴、阵地建设、党员教育、“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内监督等10方面规范化建设,召开规范化党支部建设现场推进会,交叉检查点评、互比互促、合力推进,24个党支部中有14个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首批认定为“规范化党支部”,1个党支部被认定为市直机关党建示范点,另外10个党支部力争今年通过“规范化党支部”创建考评。在“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微型党课大赛中,2名党员分别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市农业局获优秀组织奖;在“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2017年2月,9个届满党支部已按程序换届;10月,13个届满党支部陆续完成换届选举。
(二)思想建党,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将学习作为增强党性、狠抓落实的最有效途径,第一、二季度召开了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采取“随机抽取、领导点评、实名测评”的方式,随机抽取科(室)、站(所)党政正副职,汇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情况,对应的分管局领导进行点评,全体参会人员现场实名测评;持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党费日”等活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观看《榜样》专题片,对标先进、扎实工作,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转化为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压实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市农业局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49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4月28日,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决不饶恕》,5月16-17日,组织参加第六纪工委党纪法规培训班,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四)督促检查,抓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本着爱护不忽视教育、信任不代替管理,制定出台谈话提醒教育实施办法,开展任职谈话、压“担子”明责任,开展诫勉谈话、划“红线”敲警钟,开展重点岗位谈话、拉“袖子”早提醒,开展新招考人员集中谈话、补“短板”强素质推进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严把“第一道关口”;继续推行作风建设负面清单管理,每月由1名局领导牵头,组织明察暗访,对触及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等行为人及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发出负面清单,约谈整改,始终让干部职工心中有明镜、行为有戒尺,推动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和“小金库”“吃空饷”等问题。
(五)规范程序,持续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坚持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会议、文件,采取党务公开栏、为民办事服务窗口、电子显示屏以及xx农业信息网站等形式,科学安排,规范操作,有序推进,不断丰富公开的方式和途径,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及时公开关于领导班子建设、“三重一大”事项、农业发展政策措施、服务承诺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事项。一是制订了《xx市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在xx农业信息网上开设了“信息公开”、“通知公告”专栏,公开、公示农业职称评审、农机购置补贴、兽药gsp评审、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定等农业部门信息4300余条。二是为适应信息化条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涉及本级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梳理,按照规范格式编制办理事项目录、办理法律依据、办理流程、服务指南、所需材料、收费标准及依据、申请表格等信息,并进行公示,制定完善了行政处罚流程图、行政监督检查流程图、行政强制运行流程图、行政复议流程图、行政许可流程图并在xx农业信息网和xx政府门户网上进行了公示。主动公开农业行政处罚信息并录入《xx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公示并接受监督。
2017年市农业局工作情况报告
点击下载
上一篇: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2017年市水务局工作情况报告
本文2017-12-18 14:39:1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0314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