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批评难”的表现、成因、危害与对策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9-03浏览:2609下载147次收藏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它对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几年来,这一优良传统几乎被一些同志忘记了,这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也很少使用了。“批评难”的现象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要表现为:
表现在形式上:正副书记批评委员多,委员批评正副书记少;上级批评下级多,下级批评上级和同级之间相互批评少;批评变要求,要求变希望多,直截了当批评少;自我批评走过场,真心诚意检查少。
表现在内容上:避重就轻,讲成绩一大套,讲问题不沾边;明显的过错批评多,对处在萌芽状态或隐蔽状态的问题批评少;对属于工作、方法性差错和一般问题批评多,对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批评少。
表现在程度上:批评走过场,非批评不可的时候总是“客气话开头,希望话结尾”;拐弯抹角的批评多,坦率真诚、一针见血地批评少;对人们共知的问题批评多,对某一领导在干部使用、经费开支等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批评少;讲工作上的问题多,解剖思想深处的毛病少;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
(二)
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曾为我们党的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被一些单位和同志弃之不用?究其原因,这既有封建传统文化和文化大革命“左”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下商潮的冲击,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模糊。部分同志党内思想斗争的观念淡薄,否认和无视党内各种矛盾,见怪不怪。还有的同志错误地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扣帽子”、“整人”、“搞斗争”哲学等“左”的一套混同起来,片面地总结历史教训,分不清正常健康的思想斗争与“左”的错误做法的根本区别,一味提倡所谓的“宽容”、“宽松”,而不管是非曲直,不讲党的原则,所以在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批评难”的表现、成因、危害与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