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为民服务--民政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经验做法
5月25日,xx区委书记出席区民政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时,明确要求区民政局的学习教育活动,成为全区教育活动的样板、活动的典范、活动的标杆。
近一个多月来,xx民政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注重立足民政工作特点,丰富、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听真言、用真情、动真格、见真改”,实现“解民意、聚民心、惠民生、转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永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民政本色。
“听真言”解民意
“听真言”是搞好学习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了解民政对象急需什么、期盼什么,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区民政局坚持以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局班子成员全部参与点名接访,做到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办信效率、规范办信程序,信访总量较过去有了明显下降,逐步形成了领导班子全员接访,人人参与办信访的新格局。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更好的搞好信访工作,特成立了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信访办,负责日常接访工作。从领导到各股室工作人员,针对诉求和咨询的三种类别,认真接待引导。凡是政策界限清楚,容易办理的事项,一次性解决,服务到位,让群众满意而归;凡是有些疑问诉求需要基层及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对其耐心告知解决的途径和办法,让群众满怀希望,妥善办理;凡是确实无政策依据和无条件解决的诉求,细心对其疏导解释,使群众心服口服,息访罢诉。
健全制度,责任到位。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按照点名接访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重要信访案件实行局班子成员包案制度,要求对于上访民政对象进行包协调、包处理、包稳定,一抓到底;进一步完善了局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员牵头开展好信访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相关业务股室认真做好了来访登记、受理、办理、办结反馈、归档等工作,确保领导接待日全程规范运作。
强化督查,解决到位。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全系统范围内的大排查,每月的工作例会将点名接访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研究解决的重要内容,对排查出的一般隐患问题提前化解,重要信访问题及时报告并落实防范措施,做到信访问题随时研究,随时解决。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信访责任“五包”的要求,把信访工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内容,严肃纪律,强化责任。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重点围绕影响惠民政策落实等民政专项工作开展督查,及时解决涉及五保、医疗救助、优抚安置、城乡低保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来,按时、保质、保量办理上级转办件16件,办理率100%,收到群众来访信件10余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5件,做到专人跟踪,专人解决,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用真情”聚民心
“用真情”是民政工作的灵魂,也是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鹤城民政局通过开展“民政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活动,实打实地深入基层一线去。
该局工作人员重点走访城乡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重点了解城乡低保和其它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掌握他们的所思、所忧、所需,把这些对象分散的意见、多样的诉求、不同的建议集中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提出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建议。
1—9月,该局共为526名患病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15万余元,并对偏远乡镇的患病群众实行送户上门发放医疗救助金241人82.81万元。发放一季度医疗救助金8140人次161.68万元,其中资助农村低保、五保、特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7614人45.684万元,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46人4.8123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让低保工作在阳光下操作,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让困难居民享受低保待遇。该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实行包片负责制,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收集老百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4月3日,局长带领救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来到xx村参加该村拟新增低保对象民主评议会。民主评议会上,在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宣讲了当前低保政策和民主评议纪律后,6户申请低保家庭分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各自家庭情况及申请理由,民主评议团成员根据对象陈述和日常了解的情况,提出各自的意见,经集体讨论和无记名投票,6户拟新增低保对象一致通过,该村低保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宣布了初审评议结果,当场发放了低保审批表。至此,该村初审合格的低保对象经张榜公示无异议的,将按规定上报乡镇和区民政部门审核、审批。
“动真格”惠民生
“动真格”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区民政局紧紧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开展“进福利机构送温暖、解难题”、“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增进民生福祉。
3月5日,该局40多名干部职工分成4队,先后前往区福利院、乡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室内外卫生,陪老人谈心解闷,询问老人们的生活情况等,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该局以“真情暖人心、满意在民政”为主题,深入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福利机构为院内老人、儿童送温暖、解难题,深入了解社会福利机构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破解福利机构的难点问题。从而引导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从而提升组织凝聚力,在民政系统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典型的生动局面和良好氛围。
以“以民为本、服务群众、民政与您同行”为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将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慈善事业、收养登记、基层政权等相关民政业务知识及局领导班子联系点安排表汇编成册,制作成“民生面对面”便民手册,并组织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进农村入户和城市社区,发放手册,认真开展各项民政惠民政策的宣讲活动,重点向广大群众宣讲事关切身利益的城乡低保申请办理程序,五保对象、孤残儿童、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和优抚对象的救助优待政策,进一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使各类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有效监督政策执行情况。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突出民生服务,积极探索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效关爱、关心机制,对留守儿童及高龄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通过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和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应急救助、文体活动等帮助。
“见真改”转作风
“见真改”是搞好学习教育活动的目标。区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将活动开展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民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城乡社会救助稳步推进。1—9月,全区共审定城市低保对象8488户16893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657.5341万元,保障率为7%;审定农村低保对象3272户6670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19.1710万元,保障率为5.3%;审定农村五保对象395户407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生活补助金35.286万元;同时,分别为17332名城市低保、6670名农村低保对象、666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春节补贴173.32万元、66.7万元、6.66万元。同时,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农村残疾对象参加新农合7614人45.684万元。进一步完善了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体系,修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共下拨救灾资金100万元。
双拥优抚安置稳步推进。坚持“层层把关、逐级审批”的原则,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经费260余万元;积极推动“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在开展“四帮四联”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双带双促”活动的开展。加强与人武、信访、人社、国保及街道乡镇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大对重点对象专人监控和政策劝导力度,确保了鹤城社会稳定。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全面铺开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村组法》及省实施办法,精心组织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法定程序。二是提高社区队伍建设。由区民政局牵头,对全区范围内抽(借)调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清理规范,以解决社区有编无人、力量薄弱和工作被动等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机构人员编制,充实基层力量。三是打造社区品牌亮点。对今年拟进行标准化建设装修的社区进行摸底。坚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品牌、形式多样”的原则,围绕社区为民服务,按照“重实效、创特色、促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一居一品”创建活动,对属全区首创,经评定有推广价值的社区特色工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情系民生为民服务--民政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经验做法
本文2016-10-28 08:47:5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9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