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县纪委书记)
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县纪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持续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不敢腐”的氛围已总体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正在深化。在此背景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历史使命。景县纪委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和方法措施上紧跟中央要求,积极探索运用“四种形态”,着力实现他律与自律互补、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结合,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
一、纪检体制改革要以优化“挺纪”力量为目标。纪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职责不清、力量发散、战线过长直接影响监督执纪的效果。只有五指并拢,攥紧拳头,力量冲着纪律和规矩聚焦,劲头向着追责问责发挥,才能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景县纪委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实战相结合,以娴熟运用党纪三大监督方式、党员干部党章党纪党规意识进一步增强、县域“三清”政治生态进一步浓厚为根本衡量标准,分五个层面对全县纪检资源优化整合。第一层面,委局内设机构进行“4+x”调整。调整后,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案管室担负“参谋部”作用;办公室、宣教室、审理室担负“综合保障部”作用;纪检监察室增至7个,近90%的人员力量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第二层面,派驻机构实行“驻一托n”模式改革。撤销县直部门纪检组,重新组建8个纪工委,分别驻在一个人员和下属单位较多、资金流量较大、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部门,归并监督若干个其他部门,收缩了监督半径。各纪工委突出问题导向、纪律导向和实效导向,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执纪的再执纪,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贴身监督和巡查监督相结合。第三层面,乡镇纪委改革。强化乡镇纪委标准化建设,明确要求乡镇纪委书记相对专职,副书记、专职委员完全专职,确保了乡镇纪委聚焦主业、充分履职。分批次抽调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到纪检监察室和纪工委跟班锻炼,既解决了县纪委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乡镇纪委专职不会专、不能专的问题。第四层面,村级监督组织改革。全县848个行政村都组建了村民监督委员会,通过“四个一律”(未经村监委审核的“三资”数据,一律不准录入;未经村监委签字盖章的村财务收支,一律不准报账;未经村监委审核的村集体重大项目,一律不准结算支付款项;未经村监委审核的村务公开事项,一律不准公布),强化对村级重大决策、村“三资”管理的全方位监督,强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村纪委”队伍。第五层面,非公企业监督组织改革。在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率先组建了63个纪检(监督)组织,并指导其实行企业文化特色化、法纪教育经常化、风险防控机制化、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效益最大化式“五化”管理,基本实现了监督执纪的全覆盖,此项工作受到省市高度关注。这五个层面的机制体制改革,为“挺纪在前”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要以强化“守纪”意识为导向。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提出,是我党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提升反腐精准度,构筑从不敢到不能、不想的又一次跨越;新颁布的《巡视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是我党执政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党内法规,标志着党的纪律建设走向一个新阶段,这都从更高层面上对廉政宣传教育提出了多维要求。工作实践中,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突出“宣纪”。“四种形态”鲜活地诠释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要求,旨在通过知纪、铭纪、守纪、执纪,使每一种
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县纪委书记)
本文2016-08-16 21:09:4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9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