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5-08浏览:2121下载121次收藏

对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纪检监察文化,从广义上是指纪检监察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从具体上是指纪检监察人在实践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团队精神和制度规范的总称。纪检监察文化是文化建设与纪检监察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团队的需要,适应发挥文化力量和文化建设方式优越性的需要,适应文化建设主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与需求,适应管理发展的柔性化趋势的需要,从纪检监察人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根本和长远,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按照“精神鼓舞、目标激励、理念支撑、制度规范、氛围烘托”的思路,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激励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五大板块有步骤、有计划地整体系统推进,目标核心是“两个提升”(提升纪检监察人素质,提升纪检监察组织管理水平),形成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纪检监察素质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意义深远,有利于实现“三个全面发展”,对纪检监察机关将带来革命性的深刻变化。
    一、多种因素催生了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新任务
    顺应时代要求和行业特征,从纪检监察人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根本和长远,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是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团队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正在逐渐向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全面需要迈进。建立一个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机关、和谐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核心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充分地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开发人,超越强制命令和指挥,旨在推动纪检监察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团队的本质要求一脉相承。
    二是适应发挥文化力量和文化建设方式优越性的需要。文化是一种精神、信仰、理念,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这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影响将是根本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性要素和支配性要素正加速转换,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精神生产已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管理将成为未来管理的主要模式。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就是立足于借助和发挥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建设方式的优越性,从文化的层面、角度和方式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相对于传统单一、受众被动接受、以硬灌式为主要特征的推进方式,更容易产生浓厚的亲和力、深刻的影响力和持久的作用力,获取更好的效果。
    三是适应文化建设主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与需求。纪检监察人是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方面,纪检监察人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显然不能再按传统的方式简单地对待;另一方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形势所迫,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看,提高纪检监察人素质的愿望和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尤其是对文化的需求度、认可度、接受度显著上升。联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任务要求,与作为主体和受众双重角色的纪检监察人的素质提高和需求上升相适应,以文化建设的方式切入,符合纪检监察人的心理需求,很容易引起高度认同和深度接纳。
    四是适应管理发展的柔性化趋势的需要。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从以强制为主要特征的刚性管理到以内在激励、自我控制、启发主动自觉为主要特征的柔性管理,是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方向。用文化的手段、从文化的层面和角度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管理,在纪检监察领域植入柔性管理理念,是文化管理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与时俱进、推动纪检监察管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把纪检监察组织管理置于更深的背景、更宽的领域、更新的视觉来进行整体系统考虑,更注重战略性、根本性和长期性,更体现科学化、民主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