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计划利用15天的时间,分五期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整体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长期以来,大家在基层摸爬滚打、默默奉献,在推动发展、促进稳定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村级党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保一村平安的重任,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群众,这就要求大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整体能力。大家事情多、工作忙,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越是工作忙越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坚定信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这次培训班,县委很重视,赵书记带头作了报告,陆续还有几位常委同志分角度为大家作辅导报告。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也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一、科学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业兴则县域兴,农村稳则天下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央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在发展大局“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年重点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出台激励政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可以说,“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也将越来越多,农村工作正处在“黄金时期”。近几年来,我县围绕实施“强村固基”工程,持续开展“双联四包”活动,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强化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移民避险解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检验班子,连续三年举办村级工作擂台赛,村级发展实力增强、活力迸发。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形势和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难干,农村干部越来越难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入来源都很单一,几乎没有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逐渐减少,农民突破户籍和身份限制,进入不同领域,从事不同行业,一些新兴的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协会等社会组织明显增加。通过务工、经商、创办经济实体等途径,一部分农民“精英”进入了富豪和企业家行列,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出现了社会分层。这就给基层组织管理农民、服务农民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民主化。自2007年,国家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村民自治的地位得到重大提升,村民自治的内容不断调整充实,实现形式不断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在深入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国家政策开放透明,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当前,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仅对整修道路、兴建水利等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更希望能够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表达实现政治价值的诉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给农村干部管理农村党务政务提出了新挑战。
三是群众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村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部分村民与集体没有了利益关系,他们的所作所为存在随意性,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带来一些无政府主义、无集体主义思想的产生,正如有人所说“有吃有喝不用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告你”。同时,受单纯追求物质享受、个人利益至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不良现象的影响,部分群众是非标准模糊,甚至极少数群众产生了“仇官、仇富、仇政府”的畸形心理。这就给农村干部教育引导农民提出了新任务。
四是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以往农村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宅基地、邻里纠纷等方面,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因资源开采、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矛盾呈现增多趋势,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被激发出来。受宗族观念影响,农村一个简单的纠纷往往会牵扯几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利益,很容易发展成群体事件。另外,个别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为谋取利益最大化,不顾法律、道德约束,通过越级上访、网络炒作等方式,不断给政府施压,导致矛盾处理难度加大。这就给农村干部维护农村稳定提出了新考验。
以上四个方面,是从工作环境、服务对象这个角度,为大家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下面,再从基层组织自身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在各个村庄不同程度的存在,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具体可概括为“四强四弱”:
一是农民参政议政意识强,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弱。当前,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想通过民主程序参与村级决策的要求日益迫切。但是,有的村支部书记民主管理、民主执政意识较弱,有的在为谁执政、为谁服务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够,上台后不是为全体村民谋利益,而是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私利;有的办事不公开、不民主,强调“绝对权力”,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对如何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认识不清,对部分群众存在的“村民自治就是村里的一切事情由村委会说了算”等错误认识教育引导不够,一些村甚至出现村委会与党支部争权的现象。
二是农民创业致富愿望强,基层组织带富能力弱。村民创业致富的愿望日益迫切,但是受致富门路窄、缺少启动资金、创业经验不足等因素制约,个人“单打独斗”困难重重,对村级组织领富带富的期盼比较强烈。但是,村级组织在人员构成上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文化水平不高,市场经营知识不足,带领村民致富无从谈起。同时,部分村干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依赖上级帮扶,不想干事、不想创业,村民创业“群龙无首”。
三是农民期盼优质服务愿望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弱。当前,农民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经济领域,在居住、卫生、文教、交通、养老等社会领域,都期盼着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很多农村干部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政策、组织发放补贴资金等浅层次水平上,服务深度、广度不够,村民不认可、不买账。同时,有些村庄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服务村民“有心无力”,“无钱服务”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基层党员群众思想日趋多元化,这对我们党统一思想、引导舆论增加了难度。有的农村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不经常,对党员教育引导不够,再加上党员流动性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联系管理跟不上,使大批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还有的村干部在发展党员上思想狭隘,担心“培养了苗子、丢掉了位子”,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入党,或多年不发展党员,造成党员队伍后继乏人、整体素质不高,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影响减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村有大天地,小官也能有大作为。近年来,村级组织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深入学习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结合本村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履行好岗位职责,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一是带头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有两个书记非常重要,一个在上头:中央总书记;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本文2016-05-05 08:22:03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