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推动全市“五位一体、综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刚才,王飏市长总结了去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部署了今年重点任务,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会上观看了全市环境质量情况专题片,我市整体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有些指标还不尽如人意,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强化“三个意识”,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三项重点任务”之一;去年底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又要求全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嘱托付诸实际行动,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努力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积极探索“环境美”的现实模样,建设经济繁荣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常熟。
一要强化生态优先理念,促进节约集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抓发展促转型的重要基础。目前,常熟城市化率超过70%,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已经跨过了从快速推进向稳定增长转变的拐点,土地开发强度已经逼近生态宜居城市30%的警戒线,尤其是节能减排形势倒逼我们必须转型升级、推进生态建设。去年全市128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增长7.6%,从目前总量完成进度和能耗增减变动来看,我市均为苏州大市节能最严峻地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倒逼压力,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调优结构,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环境质量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二要强化生态惠民意识,彰显江南水乡风貌。好的生态既是成功转型的体现,又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更是生活品质的重要元素。常熟山水城融为一体,山陵竞秀、湖荡密布,这既是大自然对常熟的恩赐,也是我们长期悉心保护的结果。好山好水才有好风光,我们要珍视、厚待、维护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坚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决不能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决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加注重系统性布局、协调性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规划编制、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改革创新、法治建设等各个方面,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着力打造“以水传神、以绿传美、以景传韵、以文传魂”的生态文明新高地,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三要强化生态红线观念,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习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可靠保障。目前,“史上最严”环保法已经出台实施,赋予了环保部门查封扣押、停产关闭等新的环境管理职权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手段。“史上最严”环保法,只有得到“史上最强”的执行,才能真正成为治污“杀手锏”。要以争创全省“四规合一”试点城市为契机,认真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守住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做到铁心保护、铁腕治理、铁面问责,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和土地管理制度,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加强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总量下降。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6-05-02 18:36:11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