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区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16-04-27浏览:2255下载260次收藏

在区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  

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同志们:  

上午的会议,大家听取审议了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了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这些建议,我们将充分吸收。下面,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我再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广泛凝聚思想共识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谋划和推动未来五年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精准的眼光,在把握大趋势中捕捉大机遇,在顺应新要求中谋求新发展。根据中央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分析判断,未来五年有五种发展趋势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把握:一是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加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把准脉搏、补齐短板将进入攻坚克难的“冲刺期”;二是对应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将成为科学发展的“新内涵”;三是着眼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创新改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进行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将成为引领发展的“主旋律”;四是顺应全球经济的曲折复苏和国内经济的诸多变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大逻辑”;五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进人民福祉、建成小康社会上体现与时俱进将成为必须承担的“硬任务”。由此不难判断,“十三五”时期依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中内涵将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在动态发展中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应当说,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总体形势有利、发展机遇难得、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从大的方面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为我们加速技术进步与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契机;“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利好,为我们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空间;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等政策、市场和开放机遇多重叠加,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新动力。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充分准备。未来五年,我们能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引领下,深入实施“工业主导、园区引领、城乡统筹、富民强区”区域发展战略,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好解决好;能不能以创新改革为动力,全面打破传统习惯、产业模式、发展空间等因素制约,在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等方面实现示范引领;能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能不能着眼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能不能切实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并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加快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建设长效化、队伍建设优质化和基层建设特色化。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与重大考验。省委对未来形势作出“八个转变”的总体判断和“八个并重”的战略部署,提纲掣领地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市委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建设“一市五区七基地”,实施“八大战略工程”,这些都是指引我们建设幸福美好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作为、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牢固树立崭新理念,科学布局引领发展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直接关系发展成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做到“五个坚持、五个更加注重”: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十三五”期间,破解我区“资源型经济困局”,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尤其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人才,申报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一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催生一批含金量高、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区以来,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把解决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区域、城乡不平衡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要求,明晰区域功能定位,对接“一轴四带”组团发展,构建“一城区带两翼、建设三大功能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要素集聚和城乡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业”兴“城”,增强城镇承载和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群众关注环境、参与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群众要温饱更要环保、要小康更要健康、要生计更要生态。我们必须坚持“含绿量”就是“含金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遵循绿色循环低碳方向,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切实增强永续发展能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林更茂、水更清。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内外联动。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开放步伐、夯实开放基础、筑高开放平台,是***“十三五”时期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走出去、引进来”,以“一区多园”为平台,实施园区平台打造工程,努力谋求产业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新路子,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成为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主阵地。高起点推进大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集散地,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集散。把文化融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做优陶瓷节会平台,扩大人文交流,拓展合作领域,着力形成资源共享、品牌共建、联动发展的开放型大格局。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对***而言,如何推动经济薄弱乡镇和困难、贫困群众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构建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何在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民生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锁定目标加压加力,聚焦重点补齐短板  

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稳健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新***,这是未来五年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要紧盯全面小康目标,坚定信心、矢志不渝,扎实推进、确保实现。  

一要注重补齐短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重点是要在内涵上吃透习总书记的三句话:一是“一步都不能迟”。“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总书记在***视察期间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紧扣2017年、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以目标倒逼自加压力,以目标引领奋力作为,一刻都不能松,一步都不能停,竭尽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成进程。二是“一项都不能丢”。要认识到全面小康绝不是仅仅完成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而是要推动经济建设、重点领域改革、社会治理、民主法治、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十个指头弹钢琴”,既抓优势指标提升,又抓薄弱指标突破;既要巩固长项,又要弥补短板,确保不落下任何一项内容。三是“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小康既要实现人口的全覆盖,也要实现区域的全覆盖。未来几年,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就要想办法发展的快一些、好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乡镇就要有的放矢、重点突破,逐步缩小差距。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既确保全区“一盘棋”均衡发展,也要发挥各自积极性梯次推进,坚决按时限、按要求完成区委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二要坚持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下功夫:一是在确保精准扶贫科学施策上下功夫。要突出时效性,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脱贫政策,大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富民产业培育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好“583”目标任务,针对2017年整体脱贫的时间节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要突出差异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区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