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研究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16-04-21浏览:2853下载151次收藏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是落实中央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干部新常态下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干部人事管理的相关政策,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现状分析  

“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主动适应新形势下考核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自1996年实行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来,始终围绕优化设置考核指标、健全完善考核方式和科学运用考核结果,根据时代要求和发展实际不断实时调整,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1996年,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旗县和部门,以得分高低评价工作实绩。2002年,通过以考核内容为基础的年度考核评价方式,对旗县和部门只明确考核内容,不再确定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进行考核。2005年,建立社会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分类定量、综合定性方法,扩大民主,增强开放性和社会参与性,加大了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扩大了群众参与面。2009年,将实绩考核变为年度综合考评,通过总结述职、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和综合评价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考核程序,整合各类专项考核成果进行评价。2013年,立足于本地实际,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贯穿考核工作的全部内容和各个环节,通过年初下达考核指标、平时监控调度、半年督查问效、年终考核验收的方式,实行了年度工作任务、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2015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由“三位一体”的考核指标体系,转变完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五位一体”的考核指标体系。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考核思路,实现“唯gdp”向综合评价的转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明确“把转型发展作为一条红线,贯穿考核的全部内容和每个环节”作为创新考核机制的总体思路,在过去“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将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单列,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五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分别制定一套考核指标,配套出台考核细则及评分办法。注重考核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增强考核内容的科学性。对旗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不简单地把gdp、发展速度等作为主要依据,突出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的考核。对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充分体现服务改革创新要求,注重考核履行职能职责、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2.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不同单位、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应根据本单位和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不能千篇一律的运用一个考核体系。”一是注重规定要求和创新工作的有机结合。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为各地区、各部门设置共性考核指标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区、各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因素,积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区域发展之路,构建旗区、园区、部门各具特色的差异化考核指标。二是注重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有机结合。按照定量指标数据化、定性指标具体化的原则,分类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明确具体评价要点和质量要求,使原本一些模糊不清的“软指标”变成了一条条“硬杠杠”,在有效解决定性指标缺乏硬性标准的同时,体现了“既看数字又不唯数字”理念。三是注重绝对存量与相对增量的有机结合。在具体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分别制定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既考核存量,又考核增量。比如,在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方面,既考核农牧民纯收入实际水平,又考核其年度增长率,提高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3.扩大评议范围,提高考核工作的公信度与参与面。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的高低与否,也受到公众期望和实际绩效两大因素的影响,必须同时兼顾这两方面,才能切实让公众满意,从而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一是实行工作实绩公示制。更好地落实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公示,使群众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提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二是拓展参评主体范围。以突出民意为重点,采取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方式,形成综合评价体系,将干部职工民主测评、市级领导评价、旗区市直园区互评、监控部门指标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及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考核结果,全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测评范围,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4.创新结果反馈,充分发挥考核工作激励约束作用。一是绘制考核“体检单”。根据监控部门评分、测评项目得分、反向测评得票数、平均值、排名等综合信息,绘制对比式曲线图,以“体检单”的形式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反馈,帮助被考核对象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整改提高。同时,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向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提高市委市政府对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分析研判、决策调度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分析考核成绩单。将当前考核结果与历年考核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看看工作质量有没有提升、存在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并深入分析当前工作成绩与干部个人关联度。通过分析研究,不仅能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查漏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