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局关于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全县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1、养老服务现状
机构养老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现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20所,床位3214张,工作人员168人。其中:中心敬老院1所,区域敬老院6所,镇级敬老院12所,县级老年公寓1所。社区养老服务已有基础。2014年通过改扩建,率先在城关镇党家坝社区、老城社区和小河北社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适应社区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人口居住集中、村干部热心及老年协会活动规范的11个村建设了农村幸福院,深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欢迎。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一些条件好的社区服务中心组织老年人查病体检,开展精神慰藉、送医上门等服务;部分基层老年协会成立了老年志愿者组织,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开展互助养老服务。部分村创新组建了关爱“三留守人员”工作服务站,以村组干部和党团员为主体,为留守老人和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请医看病、权益维护等服务。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实施了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贫困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年满60周岁的,每月都能按时领到一定数额的养老金;99%以上的老年人参加了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每年免费检查一次身体;全县26843位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享受到老龄补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得到较好贯彻,孝亲敬老受到重视,同时,老年人维权活动也受到政法部门的重视,老年人因养老、治病等诉求能得到基本解决。
2、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底,我县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1%。
经对城关镇老城社区、构元镇构元村、还有偏远村——甘溪镇桂花树村,入户抽样摸排对比。按经济收入的调查样本分布,较高收入,中底收人;城区,农村;低保、五保,健康状况,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生活自理状况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中学以上文化的仅达到抽取总数的30%,大部分只是小学文化,极少数人甚至不识字。
(1)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除一部分退休和参加社保的老人有稳定的养老金外,养老保险金、高龄补贴、低保金已成为老年人最稳定的基本生活来源。在这些被调查的老年人中,只要身体好,还有劳动能力,都以不同的形式来增加经济收入。农村老年人多以种地为主,有10%身体好的老年人也靠打工增加收入。由配偶提供及子女供养补贴老人的比例不高,不及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老年人最大的开支是医疗花费,只要家里有个病人,这个家就不堪重负。其次是人情份子,这项开支在家庭支出中占据一定比例。在农村,种地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租用耕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甚至为交合疗、养老保险以及日常用电、电话费而发愁。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72%的老人感到生活还能过得去
宗教局关于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本文2016-04-21 10:11:17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