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6年民政政策研究论文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6-04-18浏览:2325下载209次收藏

 近些年来,在民政部领导和政策研究中心的精心指导与帮助下,江苏省民政厅始终将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摆在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注重发挥政策理论研究在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切实加大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江苏民政连续多年在全国民政系统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获奖论文数量在全国位于前列,连续4年获得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组织奖”。长期以来,厅领导高度重视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每年都对政策理论研究工作进行总结部署,班子成员带头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每年组织论文发布和评比,较好地发挥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力推进了全省民政工作的开展。

    一是围绕中心,把握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江苏民政的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民政为民服务宗旨,围绕部省合作协议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每年民生保障方面重点课题占全年调研课题的80%以上,比如,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江苏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推进养老护理型床位建设研究、推进政社互动创新社会治理研究、健全“救急难”工作机制研究。2014年,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草案)》,由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地名立法;开展完善优抚工作体系研究,由省政府修订出台了《江苏省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法》,为全省优抚工作确立了制度规范。通过对重点课题的深入调研,拓宽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发挥了理论研究对民政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结合实际,选好课题。民政工作面广量大,专业性强,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领域。每年在民政部研究课题的指导下,我们及时发布全省民政系统政策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研究。通过对实际工作的调研总结和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去年以来,在开展商业保险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显著成效。厅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与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结合实际工作列出课题,带队深入农村、社区、民政基层单位进行驻点调研,和当地民政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调研更加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在开展养老服务业调研中,发现多数养老机构医疗功能欠缺,护理型床位较少,需要解决医养融合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省民政厅、卫计委、财政厅、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养老服务业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过程中,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制度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的托底作用研究,着力打通社会救助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选好课题,对民生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政策文件。2014年,民政部共转发我省有关政策和法规文件十多部。省民政厅还积极争取部级重点课题,2015年共争取到了10个民政部委托课题。通过搞好这些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力推进了民政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了政策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随着改革迈入深水区,改革攻坚的难度不断增大、改革创新的要求更高。为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去年组织力量认真进行调研,分别在多个市、县、区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在调研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化全省民政事业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民政工作改革实施“五项突破”、推动“五化建设”、健全“六项机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市场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民政运行机制,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实现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去年7月成立江苏省现代民政研究院,聘请了12所大学和新华网、江苏社科院、人保、人寿等领域30多名专家学者,组织他们参与民政理论研究,13个设区市的民政部门负责人和省厅各业务处室负责人全部参加,着力研究江苏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问题。现代民政研究院采取民政支持、部门协作、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方法,广集智慧、规范运作,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现代民政研究院建立以来,在修订“现代民政示范县(市、区)”指标体系、创建活动评估、重点课题调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我省政策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动了民政工作的开展。

    四是转化成果,推进工作。开展理论研究的目的重在应用,近年来,省民政厅注重运用政策理论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政策创制,推动民政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推进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草案)》,经过多次法制部门修改完善,提交省政府常务会研究,出台了《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整合了低保、医疗、就业、住房等8项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了民政牵头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文件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创新方法,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在部门统筹协调、三项机制建立、基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建设和“救急难”试点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政府领导的表彰;会同省财政厅、卫计委等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先后制定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财政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配套文件,全方位细化、强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保障措施;在全国率先总结推广“政社互动”模式,促进了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参考和政策文件,利用研究成果指导现代民政运行机制的建立,推进民政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

    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将根据中央“四个全面加强”和民生保障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围绕服务保障民生大局,狠抓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民生实际,努力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民政工作转型升级。

2016年民政政策研究论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