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局关于大众创业的调查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如何围绕“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大众创业扶持政策,为荆门“跨越赶超、缩差领跑”打造发展新引擎?结合我市创业工作实践,我们作了一些调查思考。
一、我市大众创业的主要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众创业,2008年启动全民创业工作,2009年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试点,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截止2014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1307户,同比增长18.2%;企业注册资金增长47.5%,增幅居全省第一。
(一)上下联动,构建“梯次化”创业工作格局。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强化部门联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多点发力促创业,如:工商部门降低企业注册门槛,税务部门加大税收减免力度,人社、财政部门联合开展小额担保贷款等,形成了联动机制。三是强化考核督查。市政府连续七年把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民生实事,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
(二)政策驱动,完善“普惠化”创业政策体系。一是“贷”。对个人、合伙创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50万元、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和创办企业放宽至20万元、400万元。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投入担保基金1.47亿元,发放创业贷款14.3亿元。二是“免”。创业人员自注册之日起3年内(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5年内)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相关税负。三是“补”。对创业群体给予2万元以内一次性创业补助。四是“奖”。对公务员、就业援助对象创业两年后仍正常经营的分别给予2万元和1万元的创业奖励。
(三)平台推动,打造“精细化”创业服务模式。一是创优服务平台。健全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市直成立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实现个人贷款审核、担保、发放等业务一站式服务。二是创优推介平台。建立拥千余个项目的创业项目库,举办近50场“全民创业
就业促进局关于大众创业的调查报告
本文2016-03-14 17:22:43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