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铜川地区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1-15浏览:2379下载214次收藏

[内容提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村级干部是和农民兄弟直接打交道的“指挥官”,也是广大农村干部的兵头将尾。调研中发现,我市大部分村级干部事业心、责任心较强,热心为村民办实事,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为促进农村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威信是较高的。但是,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级干部素质的要求,有个别村级干部的素质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战斗力不强,为此应与时俱进,对症施治,从选好干部、协调两委、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等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村级组织威信,促使农村工作走上秩序化、规范化轨道。  

[关键词]:村级组织   提高威信   原因简析   应对策略  

   

“村级组织(指两委会,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村级组织处于基础的最前沿,只有切实建设好这个最前沿的“战斗堡垒”,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稳定方能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一、我市村级组织现状  

铜川市现辖3个区、一个县、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设23个镇、11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543个村民委员会。全市共有人口84.08万,其中农村人中33.26万,占全市人口的39.57%。当年,全国上下正在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此,笔者近期随同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印台区、宜君县、王益区等10余个村民委员会进行了调研,通过走村进户,和农民朋友进行交谈,对一些村级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一些村级干部为民办实事的真实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当前导致村级组织威信不高的主要原因  1、村干部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加强,我国的基层村级选举(特别是村委会选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选举法律制度不健全、选举腐败现象的监督乏力、三宗黑恶势力的不良影响等。虽然,2010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的新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了村委会的选举、罢免程序、民主监督制度等,对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该法对选举规定的完善还是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作为新法其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我市大部分村干部在郭秀明精神的鼓舞下,带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事业心、责任心较强,热心为村民办实事,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为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对村干部素质的要求,我市部分村干部的素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理论素养不高、政策水平偏低。  

一些村干部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不注意学习领会,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致使党的一些农村政策得不到落实;有的村干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时,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结合起来,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村干部基于自身利益和家族利益的考虑,执行政策时出现了偏差和走样;甚至还有个别村干部不执行党的农村工作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群众观念不强。  

我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工作环境较差、补助偏低,部分村干部只顾个人得失,不为群众谋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有的只当和尚不撞钟,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3)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市广大村级干部的法制观念也得到了逐步提高,但也有不少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律法规、不依法办事,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违法犯法。  

(4)工作本领不硬。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但我市现在仍有一些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组织群众发展经济时缺乏思路、缺少办法,难以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5)工作作风飘浮、工作方法简单。  

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有的干部工作中短期行为严重,搞形式主义,干面子活,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是靠教育和引导,而是靠骂和罚开展工作,人为地制造一些非稳定因素,致使干群关系紧张。  

如果从村干部产生的角度来分析村干部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挑不出人来。许多农村在选拔村干部时确实是“无优可用”,即使勉强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铜川地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