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县长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省、州、县委关于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统一部署要求,按照县委的安排,今天上午,由我给大家讲一堂题为《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的党课。
关于“三严三实”,省委xx书记在上党课时强调: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本真”的东西,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的着力点就在“严”字和“实”字上,聚焦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个方面。“三严”彰显了“讲党性”的核心价值,体现了“讲纪律”的独特优势,发扬了“讲认真”的优良传统。“三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工作方法、处世态度。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三严三实”这个最本真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州委xx书记在专题党课上也强调指出: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深刻内涵及实质,突出做到“七有”,即:做到心中有感情、肩上有责任、胸中有大局、脑中有信息、手中有措施、脚上有行动、行为有规矩,努力在闯出跨越式发展新路子中有新作为。县委xx书记在4月8日和5月21日的两次专题党课上,就“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内涵、内在联系及要求,讲得很深、讲得很透。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的指南和要求,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并认真践行落实。结合近期的学习和工作,下面,我主要从争做“四有”干部这个角度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和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从“二十字”标准到“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再到“四有”的表述中来认识好干部要求的具体深化与拓展
什么是“好干部”?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又有所不同。战争年代,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干部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治坚定、又红又专的干部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熟悉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是好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鲜明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又提出“三严三实”,强调各级党员干部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今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从20字标准到“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再到“四有”的表述,我认为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虽不同表达,但内在一致,后者是对前者的精准深化,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魂、立身之本,是党员干部的共同遵循,是检验党性原则的尺子、立身做人的镜子。
“二十字”标准——画出好干部“标准像”。“信念坚定”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为民服务”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勤政务实”把发展紧紧抓在“手”中;“敢于担当”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清正廉洁”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画一幅好干部的“标准像”,组织部门就能够选有标本,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干部个人更是学有标杆,借以砥砺自己的品行、打造自己的形象。“二十字”标准,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
“三严三实”——新时期干部作风“新标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可谓党内作风建设的三步台阶,也可以称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不厌其烦的“苦口婆心”。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新要求,就是告诫干部必须谨记“严”字当头,“实”处入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真正落地生根。“三严三实”的作风需要每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记于心、践行于外。
“忠诚干净担当”——总书记对xx干部的从严要求。“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20字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四有”——基层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从政治态度、宗旨意识、履职尽责、自我约束等方面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提供了重要遵循。虽然是总书记与县委书记座谈时提出的,但也是党员干部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四有”是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求,凝练、深刻、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既是对焦裕禄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精准深化,主要是针对县委书记提出来的,但实际上也应该是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心中有党”是灵魂,就是要对党忠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心中有民”是根本,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围绕群众的急难愁去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用真心换真情,用真情换民心,赢得群众的支持。“心中有责”是使命,就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做到守土有责、在岗负责、工作尽责。“心中有戒”是原则,就是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做到廉洁奉公、清正自守。
“四有”是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当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四有”,作为普通的党员干部,也得具备“四有”。
为什么要“心中有党”?这是对一个党员从入党开始就必须要求做到的,心中没有党你为什么入党啊!说明你是虚伪的,不是诚心诚意的,是有某种企图的。心中有党,才会千方百计地为党增光添彩;心中有党,才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心中有党,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心中有党,才能爱党兴党忧党为党。
案例: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曾说“有人说我是为了钱,老了还来干,还来这样苦、这样累、可能是搭了股,将来有几千万收入的时候我可能有几百万元,他们误解了,我从来不是为了钱、如果为了钱,我不会来这里受苦……”杨善洲同志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十年如一日,在大亮山辛勤耕耘20余年,把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如今遍山翠绿的松柏,而又把这价值3亿多的大亮山林场无偿交给国家,这正是他心中有党、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要“心中有民”?这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心中有民,才能得民心,才能知民情,才能顺民意,才能解民忧,才能帮民富,才能保民安。
案例:原曲靖市委副书记李云忠在担任xx省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处长,曲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和市委副书记期间,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严重违纪违法。其在曲靖任职期间,日均受贿达1.7万余元,单笔受贿最多达600万元,受贿总额高达4000余万元。2014年9月30日,xx省纪委宣布,李云忠严重违纪,其涉嫌犯罪的问题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随后,李云忠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李云忠在忏悔录中说道:“看到别人有钱、别人发财,自觉不自觉地会盲目攀比,为什么他能我不能?”“眼界”打开的李云忠渐渐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忘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不是想着群众,想着人民,而是想着攀比、想着发财、想着敛财,自己也一步步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为什么要“心中有责”?公务员是一种职业啊,选择这个职业,关系你的生计问题,做好你的本质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心中有责,才能认清职责、才能落实职责、才能履行职责、才能守好职责、才能真正担当。这里我想简单谈谈个人对“责”的理解:责是组织对我的重托,尽责在我,功成在全县的发展。去年11月,州委把我放到这个位置,更多的是重托和信任,我将不负组织的重托为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组织分忧,回报组织;责是人民对我的期盼,尽责在我,功成在全县人民群众。人民代表选举我当县长,我的职责就是为xx人民谋利、办好xx人民的实事、让xx人民更加富裕;责是岗位对我的要求,尽责在我,功成在班子队伍。作为县长、县政府党组书记,我将带领县政府班子成员及各级各部门,精诚团结,尽心尽力,认真履好职尽好责,全力推进xx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责是价值对人的升华,尽责在我,功成在生命历程。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和社会对人的尊重于满足。于公,履行岗位之责,办好岗位之事,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在服务奉献中体现个人价值。于私,通过努力工作,锻炼自己,提升能力,在展现个人能力才干中体现个人价值。
为什么要“心中有戒”?作为一名公民,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遵守党纪党规,比普通公民要求更高。如果触犯或跨越规矩,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心中有戒,才能有所敬畏,才能谨言慎行,才能守住慎独,才能淡泊明志,才能
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四有干部——县长党课讲稿
本文2015-06-15 10:16:20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7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