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促进农产品主产县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对水利促进农产品主产县发展的
调研与思考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县被列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县。这既是**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水利部门,如何突显我县水资源优势服务、支撑农产品发展,值得我们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水利现状
我县境内有大小溪河107条,全县水资源量4289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4269亿立方米,地表水18.8亿立方米,地下水1.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少。现有各类水利工程8809处,其中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98座,在建中型水库1座,蓄引提水总量1.4亿立方米,保证灌面37.9万亩,有效灌面21.5万亩。
尽管全县水资源总量充足,但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现象突出。气候上,表现为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降雨并不均匀,特殊年份夏季也会连续出现暴雨天气,导致山洪暴发,给农村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空间上,存在沿江乡镇(街道)水资源相对充足,高寒山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根据2013年全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修正后的数字水利得知,目前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紧密联系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全县有水库工程106座(电站水库5座),塘坝工程4678处,窖池工程3013处,总库容23812万立方米,年供水量7023万立方米。但水利工程分布不均,弹子台、蒋家沟以及拟建的梨子坪中型水库全部座落长江南岸,三建、都督、太平、仙女湖等乡镇无水库,塘坝工程甚少。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全县有974个灌区、泵站工程2处,设计灌溉面积37.9万亩,实际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占比仅为56.7%。全县有近50万亩农田无水源工程提供保障,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有待改变。
水资源不仅决定着农作物特别是特色农业产品的分布,甚至对农作物“有和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筑牢农产品主产县的地位,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水利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二、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接下来,我们从全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来评估水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确定以后规划实施的方向。全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8个大类项目总投资64.5118亿元,其中:骨干水源207072万元、城乡防洪187166万元、农田水利134486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873万元、水土保持16347万元、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6890万元、其它25500万元。
“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目标表(部分)
序
号
目标名称
单 位
“十二五”
目标
备注
一
水资源供给
1
新增有效灌面
万亩
24.23
2
改善灌面
万亩
28
3
节水灌面
万亩
8.35
4
新增蓄引提能力
万立方米
1500
&nbs
对水利促进农产品主产县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本文2014-11-06 22:31:03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7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