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
充分利用水源 引入能人大户
壮大蔬菜产业 带动农民致富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
今年,兴和县遭遇了近年来少见的严重干旱,截止 7月10日 ( 7月7日 为小暑),全县降水量仅为104.4毫米,低于正常平均年份41.3毫米,且多为无效降水。全县总播面积104万亩,其中18万亩因旱未能下籽播种,实播面积86万亩。持续干旱又导致67.2万亩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全县因干旱减产减收已成定局。特别是北部乡镇,旱情尤为严重。截止 7月10日 ,大库联乡累计降雨量仅有20.1毫米,近十几年来罕见。大田作物地表裸露,稀落枯荒,面临绝收的境地。不少留守的青壮劳力因收成无望,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田地中鲜见有人劳作。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库联乡蔬菜种植区内,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人们忙忙碌碌、紧张耕作,呈现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目前,该乡的部分蔬菜已陆续上市,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种植效益十分明显,在大旱之年走出了一条挖掘水利资源、引进能人大户、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最现实的抗旱保收路子。为此,我们深入大库联乡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 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现状及效益
大库联乡位于兴和县北部,全乡总面积6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8万亩,其中水浇地1.2万亩。年降雨量350—380mm左右,昼夜温差较大(≥10℃),有效积温2100—2300℃(t≥5℃),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15天左右,全年日照时间2827小时。自然条件基本与全县大部分地区一致,且人少地多,土地肥沃,水源较丰,劳力廉价,适宜蔬菜种植。
2000年以前,大库联乡许多村民就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依托靠近河北省尚义县周边种植区的优势,尝试蔬菜种植。曹四夭村村民赵米英早在1997年就开始种植蔬菜,当年仅蔬菜一项收入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及邻近村庄的农民也开始了零星种植。但由于当时水利条件所限,没有形成规模种植。2002年,河北承德的蔬菜贩运商赵林对大库联乡曹四夭村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后,承包了130亩土地,打了2眼机井,建起了20个育苗棚,开始了蔬菜规模种植,当年下来纯收入5万元。此后几年,他承包的面积逐年增加,效益稳步提高。到2006年,170亩蔬菜纯收入45万元,今年,赵林承包的土地已达到260亩。
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县、乡的决策者们为了把这一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加大扶持力度。2005年3月份开始在大库联乡曹四夭等村委会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机电井51眼,修复配套机电井4眼,架设10千伏输变电线路22公里,埋设地埋管道80公里,新增水浇地1.1万亩。2006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产量达2.8万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种菜户户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2007年,河北省尚义“种菜大王”杨日山看中我县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在大库联乡脑包营村承包了1150亩土地,自已投资13万元,新打了8眼机电井,配套了项目区高低压线路,种植了西芹、生菜、小白菜、紫甘蓝、紫叶生菜、莴笋六个品种。
在赵林、杨日山、赵米英等能人大户的带动下,今年全乡蔬菜种植扩展到7个行政村,蔬菜种植面积达6250亩,比2006年增加25%。其中,曹四夭村种植面积2243亩,大黑沟1627亩,五号650亩,三海洼300亩,康卜诺180亩,李东良150亩,脑包营、边家村1100亩。在种菜户中,50亩以上6户,100亩以上的15户,200亩以上的5户,1000亩以上的1户。全乡种菜户达280户。在引入的11户能人大户中,种菜总面积达到2000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2%。今年,该乡蔬菜除西芹、洋葱等品种外,增加了绿菜花和莴笋两个新品种。此外,还与前旗糖厂落实订单甜菜3500亩,全乡81%的水浇地得到了充分利用。
今年兴和县虽然遭受严重旱灾,但大库联乡的种菜户却喜获丰获。七月上旬,部分蔬菜已经上市。赵米英种植的70亩蔬菜已有20亩甘蓝上市,每亩产量达6000斤左右,每斤售价0.45元,剔除成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
本文2014-09-22 21:04:04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72079.html